贵阳白云区“三大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3-27 10:38   来源:白云频道  

  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瓦窑村一角。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日前,《白云区2023年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乡村振兴都市版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该区将实施党建文化铸魂工程、现代产业壮体工程、乡村建设塑形工程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奋力打造白云区乡村振兴都市版。

  实施党建文化铸魂工程方面,白云区将全面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以“五个一”行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个一”行动包括:配强“一个支书”,深入实施“筑固工程”头雁示范提升计划,切实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建好“一支队伍”,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全覆盖抓好村干部履职培训;打造“一个中心”,实施阵地规范建设提升计划,重点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健全“一个机制”,实施治理水平提升计划,健全完善“党支部+共治委”“党小组+自治委”机制,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组织设置模式,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找准“一条路子”,实施产业发展提升计划及联村党委建设工作,全面推进“1+1”混合所有制模式,以示范村为核心,以点带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2023年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40%以上。

  实施现代产业壮体工程方面,白云区将围绕稳粮、强菌、优菜、精果“1+3”产业定位,推进优种、联工、活市“三个环节”,落实品种、品质、品牌“三品”要求,围绕装备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三个体系”推动,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1+3”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白云区将扛起“稳粮”责任,确保粮油作物稳产增效。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2万亩、产量0.66万吨以上;主导“强菌”产业,巩固上水村、阿所村、蓬莱村、牛场村、红锦村、小山村食用菌产业带,沿红锦—蒙台—对门山—靛山一线,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带,全年完成食用菌种植6000万棒,产量3.5万吨;做实“优菜”目标,打造“1个基地、2个产业带、多个专业村”,实施白云区5000亩优质蔬菜保供示范基地建设,全年完成蔬菜种植4.7万亩次;夯实“精果”基础,建设尖坡—都溪—冷水—上水—蓬莱草莓采摘体验产业带,全年完成水果生产1.4万吨。

  聚焦优种、联工、活市“三个环节”推进产业融合。该区将推进“优种”提升种业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挖掘白云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和良种,2023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推进“联工”提升精深加工融合水平,加快推进白云区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羊肚菌冻干智能化分拣、食用菌活性萃取产业化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5家以上;推进“活市”提升产销对接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零售终端扩量提质,今年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1个,新增惠民生鲜超市3个,借助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线上网络平台,推动农产品上行规模快速增长。

  聚焦品种、品质、品牌“三品”要求推进提质增效。白云区将着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培育选择,围绕粮食增产,抓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技术配套服务,加快建设菌种研发实验室、菌种生产线、菌种质量检测中心等;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和执法体系,今年确保完成不少于300批次以上样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着力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加快构筑“云尚集”农产品品牌体系,提升食用菌、祁山红米、白云草莓、摆茅猕猴桃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抓好土地经营和资金整合构建“三个体系”保障。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装备体系,依托悟牛农机技术优势,研发、生产适合白云、贵州的山地农业机械,今年完成总机耕面积6万亩;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23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26人以上;抓好土地经营增强基础保障体系,聚焦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四块地”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2023年力争完成土地经营权流转200亩。

  实施乡村建设塑形工程方面,白云区今年将持续攻坚实施农村“五治”“五清”“五园”行动,以尖坡村、青山村、靛山村、冷水村、蓬莱村、石龙村6个示范村为核心,辐射周边10个拓展村,打造1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廊带。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婧 文/图)

  编辑:胡家欢

  统筹:李华莹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