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 传承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3-03-17 11: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人集结在江西于都河渡口,从8个渡口渡河。“向前,向前,迎着蒙蒙的暮霭,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水声,渐渐地,那声音被急行军的脚步声代替了。就这样,我们离开了于都河畔的乡亲。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们战斗、行军一年零两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始!”杨成武将军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日前,以此为内容的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在于都长征大剧院与观众见面。从“长征第一渡”到《长征第一渡》,红军历经磨难、突出重围、走向光明的艰难历程在这里重现,鼓舞新时代青年走好新的长征路。

该剧共分6个篇章:《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一生一世的守望》和《新时代的宣言》,以长征中的重大事件为节点,串联起一部恢宏壮丽的文艺史诗,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奇迹。
该剧集结了众多国家级艺术家联袂为舞台品质保驾护航:肖向荣担任总导演,朱海担任编剧,舒楠担任音乐总监,王涛担任总制作人;演员阵容强大,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曾获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刘晓翠、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王勋、中央戏剧学院青年演员陆芳等担任主演。
令人瞩目的是,除了专业演员,出演这部作品的还有不少当地的红军后代和群众演员。他们将在舞台上演绎祖辈、父辈的真实经历,呈现跨越时空的真情对话。肖向荣说:“他们演绎的既是国史,也是家史。”作品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件道具都浸润着主创团队对长征的深度思考和理解。肖向荣表示:“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必胜的坚定信念,对全体主创是一次难得的心灵洗礼,也是一堂最好的思政教育课。”
《长征第一渡》也进行了舞台科技的新探索。该剧采用罕有的360°机械液压舞台,可翻转可升降,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再现雪山、草地等历史场景,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真实再现红军长征岁月的艰苦卓绝,该剧还将大型瀑布、铁索桥等搬上舞台,最大化地丰富了舞台空间。大跨度威亚、可开合大屏等也增强了视觉张力,带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冲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长征第一渡》厚植家国情怀,将普通人的命运置身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亲情、爱情、友情相互交织,彰显红军战士的伟大和长征精神的不朽。这部作品让观众全面了解于都的历史和党史、国史,赓续红色血脉,值得今天我们所有人观赏、回味。
编辑:陈晨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
中国绿茶新金三角:贵州!凭什么?
-
陈晏赴京拜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
贵阳去年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 全年357天优良好空
-
展示艺术精品 提供美育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阳光云海相约来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贵州玉屏:茶花盛开引客来
正值茶花盛开季节,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
人尽其才 筑梦黔行!贵州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
摘帽出列后的三百六十五天!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
清晨第一缕阳光,铺洒在初冬的贵州大地,映照着欣欣向...
-
贵州运用大数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张网
“十四五”时期,贵州基本民生保障将更加完善,社会救...
-
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贵州各地开发区向改革
-
中超:北京国安平成都蓉城
6月30日,主裁判刘威(左二)与成都蓉城队球员阿不都海...
-
女子双人10米台:陈芋汐/全红婵夺冠
当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
-
世界女排联赛:中国胜波兰
当日,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的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分站...
-
温网综合:纳达尔、斯维亚特克挺进第三轮
今年法网的男、女单打冠军纳达尔和斯维亚特克从红土转...
-
中国篮球名人堂首届入堂规模确定:25人 1个集体
中国篮协名人堂委员会30日召开首次会议,确定了中国...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