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出新风景 合出“兴”动能——乌当区羊昌镇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2-27 10:01   来源:乌当频道  

  2月24日,春寒料峭,但在乌当区羊昌镇甲岗村,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农耕景象。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在教官的带领下,在农耕实践基地种植小番茄、平菇等蔬菜,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农耕的乐趣。

  “这种‘科普+实践’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不仅了解了蔬菜的生长过程,还参与了劳动实践,学到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和快乐,受益匪浅。”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蔬菜,学生黎文艳难掩喜悦。

  在为期3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600余名学生在甲岗村开展了农耕体验等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农耕实践基地教官为学生讲授食用菌种植方法。

  “我们在这里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有田间劳动、栽种食用菌、草鞋制作等,通过体验农事、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贵州风向标研学基地负责人马伟说。

  一波接一波的研学团为甲岗村带来了大量人流,从前冷清的乡村热闹了起来,也成为了甲岗村乡村振兴的“新风景”。

  甲岗村党支部书记周敬介绍,现在60余亩的农耕实践基地以前是一片荒地。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021年,甲岗村与贵州风向标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甲岗村农耕实践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培训,不仅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还达到了土地增值、群众增收的目的。

  对于甲岗村村民万发国来说,农耕实践基地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新变化。如今,他不再靠天吃饭,而是当起了农业技术指导老师,为学生们讲解农业种植技术,管护学生们种植的蔬菜,成为了家门口的“上班族”。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选择外出打工,很多地都撂荒了。现在这些荒地变成了农耕实践基地,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多,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增收的路子也越来越广。”万发国说。

  不仅仅是甲岗村,依托良好的生态、区位、交通优势,羊昌镇积极与相关公司合作,盘活农耕体验、果园采摘、大棚采摘等旅游文化资源,结合黄连村红色文化,创新文旅融合模式,以绿色、健康的科普农技社会实践为主题,打造集文旅融合、研学实践、素质拓展、休闲度假、田园康养于一体的研学基地,以研学教育作为农旅融合发展新的发力点,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

  目前,羊昌镇已在甲岗村、黄连村、平坝村、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地建立实训基地、科教实验室、采摘乐园等,为未成年人提供“第二课堂”,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

  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如今,羊昌镇走出了以研学基地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让乡村旅游火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文/图

  编辑:李华莹

  统筹:胡家欢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