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村晚”遇上龙灯会,年味更精彩

发布时间:2023-02-01 12:15   来源:黔东南微报  

  1月30日,大年正月初九,是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施秉会场直播的日子,也是施秉县龙灯出灯的时间。当村晚遇上龙灯会,会碰撞出什么样火花呢?

图片
图片

  群众当主角 幸福生活“秀”上“村晚”

  “快来,快来!这个位置好!我们就在这儿看吧!”演出还未开始,活动现场便已人山人海,大家早早地来到村晚直播地点施秉县水舞云台音乐喷泉广场,等待演出开始。 

图片

  下午三点,《龙腾舞阳》《龙舟谣》、《贵山贵水等你来》、《水车小镇月光曲》等精彩节目逐一上演,这些节目把施秉百姓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以“秀”的方式搬到舞台进行展演,舞龙、划龙舟、姑妈回娘家等传统民俗活动生动自然地呈现在舞台上,充满乡土味的乡村文明元素让人过目难忘。村晚还通过访谈及短片的形式,介绍了太子参、魔芋、铜鼓珠光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及杉木河、云台山、黑冲等旅游资源,充分展现施秉百姓安居乐业、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片

  “这场村晚以‘百龙聚会闹新春'的传统龙灯展示展演为主题,通过乡景、乡居、乡味、乡俗来展现施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美食、龙文化和乡村巨变,向全国观众呈现一场具有民族味、文化味、传承味、乡愁味的新春文化盛宴。”施秉县文旅局体育管理中心主任王型军说:“群众是村晚的绝对主角,除了台上的表演,还有台下的舞龙、故事花车、游行方阵等内容,都少不了我们群众的参与,都由我们群众自己来创造!”

图片

  据了解,村晚结束后,施秉县春节龙灯文化展演系列活动还将持续到2月5日元宵节,这些独具施秉年味的活动是全县10个社区一万多名老百姓精心筹备了两个多月的成果,凝聚了大家对家乡真切的热爱。

图片

  龙灯“老带新” 接力传承代代延续

  “玩龙灯”,一般从初三四开始准备,初九出灯,十五结束。这是施秉持续时最间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民俗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这龙可不一般,是大家一起商量后精心设计出来的,你看这龙身的色彩,漂亮吧!”来自施秉县城中社区的居民杨田成满脸自豪的对记者说:“以前条件没这么好,我们的龙大多是纸做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可以用布料来做。我们这个草把龙的龙头,是棕榈做的,看起来就有气势!”38岁的杨田成平日里在浙江打工,今年为了参加舞龙灯,他特地把外出的时间推迟到了元宵节后,对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接触舞龙和学习制作龙灯的他来说,舞了龙才叫过年。 

图片

  传统“亮龙”与“现代草把龙”结伴闹新春,是施秉龙灯会的一大亮点。在今年龙灯出灯现场,除了2条长108米的大型亮龙、草把龙外,10个社区也制作了各自的中型草把龙和亮龙。“我们给8到12岁的孩子们也准备了100多条稻草扎成的小型草把龙,像成人手臂这么粗,7个小朋友可以舞一条。

图片

  ”施秉龙舟龙灯协会会长欧阳光说:“我们要把龙灯传承下去,平时会给每个幼儿园扎一条草把龙给孩子们玩。看到很多小朋友会在家里敲鼓点,我们作为老一辈很欣慰,希望龙灯可以发扬光大。” 

图片

  活动现场,对于自己参与的舞龙表演,8岁的雷泰豪说:“以前不敢耍,但是现在不怕了,因为这几天有好好练习过!” 

  20岁的大学生黄金贵说:“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对舞龙有着很深厚的情怀,必须参与进来,希望自己能够掌握更多的龙灯技艺。” 

  从“不敢”到“不怕”,从“喜爱”到“热爱”,从“凑热闹”到“要参与”,“龙文化”在施秉这片土地上愈发枝繁叶茂。

图片
图片
图片

  花车有故事 创意比拼精彩纷呈

  晚上7点,随着夜幕降临,一切准备妥当,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龙灯队边走边舞,蜿蜒游进,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施秉将故事花车、秧歌队、风情表演队、广场舞、民族服饰展示队、划旱船、高跷队等表演形式与舞龙表演有机结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独具特色。在上千人的龙灯队伍里,“故事花车”是最为靓丽的“明星”,三五个少年儿童站在花车上前行,以人物造型来反映古代戏剧、话本、小说中富有教化意义和情趣的情节。 

图片
图片

  围观人群一路走一路看,目不暇接。“花车故事”的造型有“嫦娥奔月”、“貂蝉拜月”等传统内容,还有“红军长征”、“红色娘子军”等现代题材,也有“长桌宴”、“打糍粑”等民俗题材,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社区之间的创意比拼可见是烧足了“脑力”。这些民俗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又对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片
图片

  热闹的演出、欢乐的笑声……这场充满浓浓年味的乡村文化盛宴吸引了全平台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让大家直呼过瘾!

图片

  编辑:贺孝瑚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