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让城市更宜居 人民生活更幸福

发布时间:2023-01-06 11:04   来源:南明频道  

  2022年,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南明区全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并取得实效实绩。生活在南明区的每一个人,在缓缓流淌的时间里感受着城市品质的提升,享受着生活的幸福与怡然。

  新年伊始,从以下三个关键词,可以一窥过去一年发生在南明区的美好变化。

  第一个关键词:幸福

  幸福是什么?对老人来说,幸福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

  在南明区104.78万的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接近15%,其中中心城区8个街道老龄化率均超过20%。2022年,南明区持续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用“1+18+N”三级综合养老服务体系串起最实在的幸福。

  走进市南路社区养老服务站,几位老人正展开一局象棋博弈,临近中午十二点,附近老人陆陆续续过来就餐。“他们这里餐食好、环境好,尤其是服务特别好。”服务站开业后,80岁的袁大爷和老伴经常过来吃饭。除了提供助餐服务外,该服务站还为老人提供健身、理发、文娱等服务,老人对各项服务都很满意。

  而对于工作忙碌的年轻人来说,如何“安心托幼”是他们最现实的需求。

  位于南明区山水黔城的赤菟是匹马智慧托育中心,是一家专注于0至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专业机构。该中心由具有育婴师资格证的专业人士组成养育团队,由学前教育(婴幼儿照护)专业大学学历人员组成教育团队,同时还会不定期举行公益亲子活动、专题育儿讲座等活动,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系统、更精细、更高质量的社群式服务。

  “2018年,一对双胞胎的降临,让我们开始认真思考孩子的养育及教育问题。”据机构创始人黄鹃介绍,一开始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0至3岁阶段,进入专业、科学的环境全面健康成长,期间通过多方面考察与学习,最终决定创办赤菟是匹马智慧托育中心,助力更多宝宝及家庭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指导。

  今后,南明区还将逐步建设一批照护服务试点机构,提供就近就便的“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服务,进一步满足群众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第二个关键词:便捷

  当农贸市场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当断头路被打通居民生活更便利、当日常停车不再是难事……一切为了群众就有了最直观的诠释。

  2022年,南明区对17个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卫生、灯光、智能设备、功能分区……样样精心设置。当干净、明亮的市场重新回归生活,“不错、放心、买起安逸!”群众的“点赞”就是最好的认可。

  2022年,红岩北路、西南环线二戈寨立交EN匝道、车水路二期等道路正式通车……随着一条条断头路的打通,车跑得更快了,居民生活也多了一份便捷。当昔日的不便成为今日的畅通,城市发展更显活力。

  此外,“停车难”也一直是群众关心的老大难问题。以前,下班回家晚了,没车位;出去逛街吃饭,没车位……2022年,南明区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空间,新建了26个停车场,共计新增4800个停车位,并在茶花广场、南冲巷鱼石街智慧停车场、摆郎智慧停车场等停车场接入智慧停车系统,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掌上找车位的便利。

  促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让普通老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正是南明人幸福生活的底气。

  第三个关键词:焕新

  一直以来,南明区不少老旧小区居民被基础设施老化、路灯缺失、管网堵塞、绿化缺失等问题困扰。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楼道穿上新装、电线整理上墙、管网更换、车位增加,不少小区连休闲运动区、智能充电桩等也一并配齐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指数升级。

  2022年12月中旬,南明区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在观风巷,只见空闲地、边角地之间见缝插绿,绿点、绿线、绿面相融,老街巷亮出新活力。

  以旧“焕”新之外,城市之变更在创新。

  走进电力巷,一眼望去,除了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后的宜人院落,还有街边风格各异的特色小店。

  转角一杯咖啡、品尝精致美食、寻觅人间茶味……隐藏在电力巷的各式宝藏店铺吸引大量年轻人的聚集。巷子里那座红色砖瓦的老式厂房,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一个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集主题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以及旅游商品为一体的创意街区。

  不远处的青云路步行街,同样在一年时间的改造中,成为集文化体验、艺术休闲、商业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潮流文化街区。

  有活力创意,有品质优雅,“动”“静”之间,城市更新与文化、商业发展“相得益彰”。

  变的是城市样貌,不变的是为民初心。相信我们的生活,将在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中,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通讯员 王丽霞

  编辑:胡家欢

  统筹:李华莹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