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的豌豆尖,丰富了贵阳人的餐桌,鼓了龙里村民的钱包

发布时间:2022-11-29 11:48来源:黔南日报

  近年来,龙里县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不断发力,借助“龙里豌豆尖”国家地理标识保护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品牌名片,持续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如今,龙里特色农特产品豌豆尖不仅满足贵阳人的餐桌,还远销“北上广深”,年产值达6000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采摘

  收购

  分拣

  分拣

  长势

  打理

  在湾滩河镇金批村,绿油油的豌豆尖生机盎然,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豌豆尖。据了解,该村充分抢抓农时茬口,利用秋收结束后的“冬闲地”发展短平快的豌豆尖特色产业,陆续种植了700亩豌豆尖。经过1个多月的孕育,豌豆尖已经进入采摘季。

  “今年我家种植有4亩豌豆尖,现在已经采摘了第三茬了,收入2000元左右,我还种植了晚季豌豆尖,可以采摘到明年三月份。”村民岳英说。

  豌豆尖生长期短、采摘周期长,下种后20多天便可采摘第一茬,之后可连续采摘多茬。目前,有不少收购商直接到豌豆尖种植基地收购,收购价格为4元/公斤。

  一边是繁忙的采摘景象,一边是紧张的加工场景。在湾滩河镇豌豆尖集中加工点,务工群众们正忙着将豌豆尖制成精品,经过加工,“毛货”豌豆尖将通过“掐头去尾”蜕变成质量上乘的精品豌豆尖。

  贵州百顺劳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英向记者展示了不同品级的豌豆尖:“‘一叶一心’的豌豆尖发往广东和浙江,每公斤10元左右;‘精品’豌豆尖发往上海,每公斤60元;‘豆贝’豌豆尖发往香港,每公斤240至260元。”

  为了保障豌豆尖的新鲜度,销往省外的豌豆尖早上采摘,晚上运送;下午采摘的豌豆尖,第二天一早运送。豌豆尖通过分拣、包装、预冷后,搭乘飞机直销至广东、浙江、上海、香港等地,保证24小时之内送到市民的餐桌上。

  早在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湾滩河镇获批“中国豌豆尖之乡”,豌豆尖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

  “我们加工豌豆尖是按计件算的,一天可加工15-20公斤,进账100元左右,也能照顾家里面。”湾滩河镇园区村农户岑祖会说。

  据了解,每年豌豆尖生产销售的季节从10月初持续到第二年3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发展豌豆尖产业,5个月可持续带动当地200余名农户务工,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分拣豌豆尖是个手工活,机器代替不了,我们每天都要支付1.5万元工资。”罗英说。

  近年来,龙里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精品蔬菜豌豆尖种植,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方式、加大规模种植、拓展市场销售等形式,把豌豆尖做大做强,做成了品牌。豌豆尖是龙里县特色优势单品,也是实现农户稳步增收的区域品牌产业。

  数据显示,2022年,龙里县共计种植豌豆尖3万亩,带动2500余户农户种植5000亩,带动每户群众增收2000元以上。豌豆尖单季亩产800公斤,年总产量2400万公斤,年产值达6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要求,大力发展豌豆尖特色产业,力争形成集标准化生产、分级包装、物流配送、品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龙里豌豆尖品牌的品质及知名度,进一步拓宽老百姓增收致富渠道。”龙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展豌豆尖特色产业只是龙里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里县结合县域产业资源,在稳定粮食种植规模不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刺梨、茶叶、蔬菜种植产业,同时发展生态畜禽、经济(果)林及林下经济、稻田鱼、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增收。

  五年来,龙里县蔬菜产量实现连续增收,蔬菜面积达125.47万亩次,总产实现233.24万吨,产值70.39亿元。刺梨规模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年产鲜果3万吨左右,年刺梨加工0.5万吨以上,刺梨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2.619万亩,新增种植1.716万亩,可采摘面积增加0.85万亩,年产量从2017年313吨增加到2022年540吨,增长率58.33%,年产值从2017年的6200万元增加到2022年1.2亿元,增长率93.5%。

  编辑:贺孝瑚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