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腾看中国丨淮河蓄洪区芡实种植户的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2-10-05 08:42 来源:新华社
今年夏末秋初,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芡实种植户胡广富迎来了大丰收。
行走在自己约5000亩的芡实塘边,他的思绪常常回到两年前的夏天,那场洪水夺去了当年的大部分收成,却没夺走他的信心。
2020年7月,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暴雨洪涝灾害,长江、淮河、巢湖等一度处于超警戒水位。安徽境内淮河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内一度汪洋一片。
2020年8月,胡广富和其他芡实种植户们一同来到退水后的池塘,抢收尚未被洪水冲走的芡实。
这种生长在南方水乡的水生果实不仅美味,还具有药用价值,受到市场青睐。“蒙洼蓄洪区地势低洼,一下雨就容易积水,别的粮食作物种不了,但种芡实很合适。”胡广富说。

2022年8月11日,胡广富将新采摘的芡实果进行分拣。新华社记者 何曦悦 摄
顺应自然规律,当地政府调整沿淮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芡实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胡广富开始在蒙洼蓄洪区种芡实。
2020年8月,洪水渐渐退去,也带走了大部分的芡实果。尽管部分地势较高的芡实塘仍有收成,但胡广富和其他种植户的心情一度十分低落。
不过,政府的补偿款项很快到位,灾后重建和抢收补种也迅速开始。
“每亩芡实塘补偿了4000多元,这和我们往年芡实的正常收入已经差不多了。”胡广富说。
第二年开春,种植户们又重新补种上了芡实。
“现在,我们施肥、打药,都可以用无人机完成,效率比以前高多了。”胡广富说。

位于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的芡实塘。新华社记者 何曦悦 摄(2022年8月11日摄)
不断推进的水利工程和防洪体系,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给了芡实种植户们重新开始的信心。
2020年10月,洪水退去后不久,蒙河拓浚工程开工,将拓浚蒙河分洪道51.16公里,并新建蒙洼防汛抢险通道以及道路、桥梁、穿堤建筑物等,计划于2023年完工。
今年7月底,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提升淮河的泄洪流量,有力保障淮河下游流域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
在芡实塘边眺望远处的拓浚工程,胡广富心中觉得很踏实。
现在,胡广富每亩芡实塘的收成比10年前增加了100多斤,他的芡实果还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以前我们总觉得芡实没多少人知道,只有南方消费者比较熟悉,现在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广阔了。”阜南县老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东说。
他在蒙洼蓄洪区共有约1万亩的芡实塘,每年夏季收获鲜果和冬季收获熟果期间,都能带动当地几十人就业。
“尊重自然,让道于水;给水出路,人有生路;兼顾发展,人水和谐。”沿淮百姓如今都懂这个道理。
除了芡实产业,阜南县还持续发展壮大柳编、莲藕种植、龙虾养殖等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老百姓们从适水产业中找到了更多致富“金钥匙”。(记者何曦悦、陈尚营)
编辑:范天一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
中国绿茶新金三角:贵州!凭什么?
-
陈晏赴京拜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
贵阳去年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 全年357天优良好空
-
展示艺术精品 提供美育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阳光云海相约来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贵州玉屏:茶花盛开引客来
正值茶花盛开季节,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
人尽其才 筑梦黔行!贵州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
摘帽出列后的三百六十五天!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
清晨第一缕阳光,铺洒在初冬的贵州大地,映照着欣欣向...
-
贵州运用大数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张网
“十四五”时期,贵州基本民生保障将更加完善,社会救...
-
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贵州各地开发区向改革
-
中超:北京国安平成都蓉城
6月30日,主裁判刘威(左二)与成都蓉城队球员阿不都海...
-
女子双人10米台:陈芋汐/全红婵夺冠
当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
-
世界女排联赛:中国胜波兰
当日,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的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分站...
-
温网综合:纳达尔、斯维亚特克挺进第三轮
今年法网的男、女单打冠军纳达尔和斯维亚特克从红土转...
-
中国篮球名人堂首届入堂规模确定:25人 1个集体
中国篮协名人堂委员会30日召开首次会议,确定了中国...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