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上绿丝带 就是志愿者|温暖“绿色”汇聚抗疫暖流
发布时间:2022-09-10 10:14 来源:知知贵阳
连日来,由贵阳市精神文明办、贵阳广播电视台发起,贵阳市商务局、共青团贵阳市委、美团参与的“绿丝带”暖心热线85822222接到了非常多的求助电话。求助内容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接到暖心热线后,绑着飘扬的“绿丝带”,身穿绿色背心的志愿者奔波在了贵阳市的街头,成为了疫情防控战疫中的温暖的底色。
9月8日下午,“绿丝带”暖心热线接到周先生的电话,周先生是一家经营卤制熟食品企业的管理者,想要捐赠一批食品给援筑医疗队。了解这一情况后,“绿丝带”指挥部迅速派出记者与周先生取得联系,前往爱心食品加工点与周先生对接清楚捐赠的物资内容以及数量。

经过绿丝带志愿者的沟通协调,通过南明区文旅局,确认了将这批爱心物资捐赠给居住在两家酒店的医护人员。现场,“绿丝带”志愿者们和周先生及其员工一同将近300份价值一万余元的烤鸭、烤鸡装袋打包,当晚8点,“绿丝带”爱心专车从贵阳广播电视台出发,抵达食品加工点,并顺利将爱心物资送至配送地点。

居住在两家酒店内的援筑医护人员,来自兴义、盘州等地,收到这批爱心食品后纷纷表示很感动:“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周先生表示:“我不是贵州人,但在贵州收获很多,现在正是回馈社会的时候。前几天,我就在联系,想要捐赠物资给一线医护人员,但是一直被困在社区。通过居委会把我们接到食品加工点,我们从早上加工到现在,虽然人手不够,但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下午对接到了贵阳广播电视台,让我可以把这批食物送到援筑医疗队手上,感谢‘绿丝带’给我们支持和帮助。”

周先生的暖心行为为抗疫力量注入了一股暖流,暖暖“绿丝带”也继续投身进为市民排忧解难的队伍中。9月9日上午十点,“绿丝带”暖心热线接到市民来电称,有一位88岁的老人急需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透析,但是因为腿脚不便,无法到达医院,透析时限已经超过两天,再不透析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接到求助后,“绿丝带”志愿者立即赶到老人的居住地,将老人接上车,安全送到了医院。


送完老人,“绿丝带”暖心热线又接到求助信息,在乌当区新添大道,一名怀孕五个月、滞留贵阳十多天的四川孕妇需要乘坐高铁赶回四川,眼看就要到高铁发车时间了,却无法前往车站。
因区域静态管理,记者乘坐的也无法到达贵阳北站和贵阳东站,但是可以到贵阳火车站。为了让这位四川孕妈尽快回家,记者建议她从贵阳火车站出发,出了贵阳再中转。在孕妈接受这个建议后,记者接上了她。

经过各个防疫卡点的检查后,孕妈被顺利送到了贵阳火车站。
为了让这位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更快坐上火车,少走几步路,记者耐心地告知她火车站的哪里是入口、哪里是售票厅,贴心地提醒她注意安全。

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记者心里涌出一丝欣慰,参与到“绿丝带”的人,也许力量有限,但是当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急需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这一条条绿色丝带串联起来,会让疫情中秋天的贵阳暖意渐浓。
与此同时,守在暖心热线前的“绿丝带”记者又接到一位市民的求助,电话中,来自南明区五眼桥社区67岁的老人严健康,因家中老伴残疾需要日夜照料,因此不便采购物资。严先生看到“绿丝带”的求助热线后,向记者寻求帮助。
在接到严先生的电话之后,贵阳广播电视台决定将食堂里拿出一些蔬菜和肉给严先生送去先缓解燃眉之急。

“他们子女不在身边,家里粮也没有了,米也没有了,菜也没有了,肉也没有了。咱们食堂虽然很紧张,但是给他们准备几天的生活物资,一会给他们送过去。”贵阳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锋说道。
拿着食堂为严先生老两口准备的蔬菜和肉,“绿丝带”志愿者马不停蹄地开车前往他家。路上,记者拨通了老人的电话,问清老人的地址并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物资正在路上,马上送达。

在解放路222号的大院楼下,“绿丝带”志愿者见到了严先生。对于“绿丝带”志愿者的到来,严先生很激动。


贵阳广播电视台行政办主任郭军介绍,“这个是从我们自己食堂送的,因为我们每天我们将近有200名记者在往一线走,所以就从自己的口粮当中拿出来送给你。”
对于“绿丝带”的帮助,严先生表示很感谢:“现在跟我的残疾的老婆非常感谢你们,这很辛苦的,确实为我们而且很及时,(这些菜)一个星期应该没问题。”
拿到菜的严先生,第一时间拨通了女儿的电话。“今天早上我们跟你讲,我和你妈没米没菜了,但现在已经送过来了,你们就不要担心。”严先生打电话开心地跟女儿说道。
其实,在“绿丝带”的志愿活动中,除了送药、急诊、物资等急难险重的问题,还有近20%的求助信息来自于尿毒症患者,“绿丝带”志愿者团队在帮助患者解决就医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贵阳市乌当区医共体总院为尿毒症患者免费提供床位、生活用品,让病人安心留院就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尿毒症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每周需要去医院做透析治疗一至三次才能维持生命,在乌当区医共体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8人的医护团队承担起了90多为尿毒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上下机透析操作,开透析处方,监测病情变化,配透析液,每天有三班患者要进行血液透析,每个病人每次需要花4小时,从早上7点晚上10点,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一刻也不能停歇。
疫情为患者就医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为了减少病人区域流动,避免患者因疫情原因无法按时就医,乌当区医共体总院综合研判后,决定建议透析患者全部留院封闭式管理,免费提供床位,安排患者住宿起居。为尽可能收治更多病人,医院还协调相邻病区病房,供患者使用。


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医生护士把自己购买的生活用品免费赠送给病人,解决患者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为解决病人的吃饭问题,护士们还兼顾起病人每天的订餐、取餐、送餐服务。


乌当区医共体总院医护人员耐心劝导,极力解决患者的各种困难,目前90多名尿毒症患者中有30多位尿毒症患者愿意留院治疗,保证了自身生命财产安全。自贵阳广播电视台“绿丝带”热线开通以来,为市民解决各类疑难问题430件,“绿丝带”志愿者团队也将持续关注尿毒症患者就医问题,帮助广大市民解决燃眉之急。
初秋的贵阳,凉风渐起,但是“绿丝带”的暖意不减,那一个个绿色的背影构成这个秋天的温暖底色,也汇聚成一股一股温暖的抗疫暖流。
编辑:杨秀攀
统筹:张强
编审:魏成华
-
中国绿茶新金三角:贵州!凭什么?
-
陈晏赴京拜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
贵阳去年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 全年357天优良好空
-
展示艺术精品 提供美育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阳光云海相约来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贵州玉屏:茶花盛开引客来
正值茶花盛开季节,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
人尽其才 筑梦黔行!贵州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
摘帽出列后的三百六十五天!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
清晨第一缕阳光,铺洒在初冬的贵州大地,映照着欣欣向...
-
贵州运用大数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张网
“十四五”时期,贵州基本民生保障将更加完善,社会救...
-
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贵州各地开发区向改革
-
中超:北京国安平成都蓉城
6月30日,主裁判刘威(左二)与成都蓉城队球员阿不都海...
-
女子双人10米台:陈芋汐/全红婵夺冠
当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
-
世界女排联赛:中国胜波兰
当日,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的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分站...
-
温网综合:纳达尔、斯维亚特克挺进第三轮
今年法网的男、女单打冠军纳达尔和斯维亚特克从红土转...
-
中国篮球名人堂首届入堂规模确定:25人 1个集体
中国篮协名人堂委员会30日召开首次会议,确定了中国...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