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白云区云城街道:让群众在“圈”里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2-08-12 10:02   来源:白云频道  

  居民在云城街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打篮球。

  步行15分钟内,可以到农贸市场、便民生鲜超市采购生活用品,可以在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参加文化活动,又或者在多功能运动场地打篮球……在“15分钟生活圈”里,一系列日常生活所需都能得到满足,这对白云区云城街道白金社区、金融北城社区、云尚社区的居民来说,已是日常。

  覆盖了云城街道白金社区、金融北城社区、云尚社区的云城1生活圈,是白云区首批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建设过程中,云城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四百行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问百家需、聚百家力”民意大调研专项行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进生活圈公共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功能补齐补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问需于民 补齐设施短板

  8月5日,云城街道云城尚品小区步行街,55岁的居民李宁正在一个金融网点自助存取款机前取现金。自从4月份新增投用了这个银行自助存取款网点,李宁感受到了极大的方便。

  “虽然手机支付方便,但偶尔还是要用现金,别看我们小区那么大,以前附近都没有银行网点。想要存取现金要走半个多小时到龚家寨去,很不方便。”李宁说,今年初,街道社区通过坝坝会、进家入户的方式收集意见建议,他们就提出了小区没有银行网点这个问题,没想到有关单位很快回应,3月份在小区里安装了自助存取款机。

  在“15分钟生活圈”建设过程中,云城街道坚持问需于民,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实施“四百行动”民意大调研,全体党员干部利用下班时间“进百家门、知百家情、问百家需、聚百家力”,持续两个多月时间深入群众家中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截至目前,入户走访9087户,线上线下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2万余份,云城1生活圈居民走访覆盖率达96.8%。

  “云城1生活圈覆盖了9000余户2万余居民,最近的一处银行网点要走好几公里,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居民对这个问题反映较强。对此,我们多次对接区金融办、银行,协调了很多回才争取到网点落地。”云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晓辉说,听民意才能聚民心,坚持问需于民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才能真正满足居民所需。

  建立五张清单 完善功能配套

  8月3日中午,烈日当头,却挡不住运动爱好者们的热情,云城尚品小区A3组团旁的多功能运动场上,几名年轻人正在奔跑、传球、投篮。“我放暑假来哥哥家玩,一个月来,基本上天天都要下楼打球,还新认识了几个球友。”来自广西的大学生杨鸣说,贵阳的小区运动场所配套不错,爽爽贵阳是真爽。

  蓝红相间的胶粒板地面清爽醒目,崭新的篮球架、足球门、羽毛球网架一应俱全,这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是云城街道在前期摸排调研基础上确定的“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新增项目,并被纳入“五张清单”(底数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资金清单)推进建设,于今年初建成投用。自开放以来,每天都有群众来这里打球锻炼。

  去年以来,为推进云城1生活圈建设,云城街道紧紧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25项要求,收集意见建议及问题90余个,建立了问题清单。根据问题清单,云城街道结合群众意见梳理出项目清单,同时针对项目建立责任清单、资金清单,建立包保制度,扎实推进生活圈项目建设。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只有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才能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云城街道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袁春友说,截至目前,云城街道云城1生活圈新建、改扩建项目17个,已完成项目11个,其余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以民生为导向 开展特色服务

  近日,云城街道融乐创意坊接了一批少数民族对娃的手工艺品订单,在社区居民微信群里发布了用工信息后,年逾五旬的居民孙晓云马上就报名了。“一个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也喜欢做手工,在这里有培训老师,边学边做,已经参与做过珠串、包包、卡通娃娃等手工艺品,每天干活6个小时,还能补贴点家用。这里离家也就三五分钟,不耽误回家做饭。”孙晓云笑着说。

  云城街道融乐创意坊是街道针对辖区具有一定手工基础技艺的失业、待业妇女开办的手工编织创意坊,通过“创意坊负责产品制作、公司负责产品销售”的运营模式,定期开展免费手工技能培训,在丰富居民闲暇生活的同时,带动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今年3月升级扩容以来,已开展技能培训40余人次,完成订单6批次4000余件产品。

  这只是云城街道以民生为导向开展特色民生服务的一个缩影。为帮助辖区失业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体等人群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15分钟生活圈”更有温度,云城街道针对辖区居民实际,打造融乐创意坊、开展技能培训、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辖区群众就业。同时,街道还联合专业社会组织成立云城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重点聚焦“一老一小一残困”群体,实施服务计划、增能计划、创益计划,根据居民需求实施了公益暑托班、残困老人结对互助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婧 文/图

  编辑:胡家欢

  统筹:李华莹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