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发布时间:2022-07-12 11:21   来源:乌当频道  

  乌当区一景。 (资料图片)

  近年来,乌当区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认真抓好“强省会”行动,聚集科技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人才、促进创新主体成长,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开创“美丽乌当·活力新城”新未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作为全省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起步和成长之地,乌当区现有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2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0余个,贵州(乌当)大数据智慧产业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汇聚“双创”企业200余家;38家科技型企业入驻智汇云锦孵化基地;科技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下,乌当区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高位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乌当行动,汇聚科技力量,释放创新潜能,不断巩固和拓展乌当区打造公平共享的创新型中心城市成果。

  坚持创新驱动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今年5月,2021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乌当区多家企业名列其中。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等合作的“面向航空装备的高性能液压泵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振华集团永光电子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七三厂)“抗辐照二极管制造技术”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贵州健兴药业有限公司参与的“苗医药内治法规范化及防治肺系疾病转化医学研究”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这些拥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乌当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乌当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精准聚焦健康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一主一特”产业及大数据、生态特色食品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产业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打造“五个新高地”的进程中,乌当区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全面创新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真正把发展方式转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轨道上来,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大健康产业科技引领效应明显,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分别占全省、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1/5和1/3,领跑全省;

  ——大数据技术支撑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围绕“1+N”大数据产业体系,搭建大数据发展公共平台,2021年累计完成近20亿元,同比增长52.2%;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辖区内军工企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企业逐步向高科技密集型企业转变,已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个,军民融合企业认定16个;

  ——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依托乌当火石坡食品工业园平台,以“黔五福”“贵州龙”“老干爹”等为代表的省内外知名企业为建设主体,搭建食品加工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支持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农业创新创业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山地都市现代农业升级版,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及应用技术项目的引导支持;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引领作用,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21年,乌当区还被评为全省真抓实干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10个县(市、区)之一。

  一项项成绩,承载着乌当区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见证着乌当区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脚步。

  加强平台建设

  优化科技创新“新环境”

  位于乌当区的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在2020年首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自成立以来,永乐药业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立足贵州,充分利用省内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运用先进科学的制药技术工艺,对贵州省天然中草药进行开发和加工,为贵州民族药走向国际医药市场贡献了力量。

  “我们在新品研发和工艺技术培育上花了很多心血,积极吸纳中医药行业精英投入研发,并紧密结合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对发明专利进行开发,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爱琴说。目前,永乐药业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知识产权的运用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而永乐药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乌当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服务。

  近年来,乌当区紧紧围绕“强省会”行动,以全区主导产业为突破口,以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等为基础,持续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升级。

  “我们持续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采取多项措施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通过对全区非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真梳理,筛选出发展良好且有一定基础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乌当区科技局局长陈文汉说。2021年,全区有18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9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省、市两级补助共计790万元。21家科技企业获得研发投入补助资金1197.76万元,其中市级补助598.76万元。获得省、市科技项目共45项,获批资金共计2500余万元。

  为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乌当区科技局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认真梳理区内企业,将辖区内条件较为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近百家企业初步纳入乌当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通过走访进行综合评分,目前已确定培育库第一批培育名单为36家,第二批为45家,第三批为12家。

  2022年4月以来,乌当区科技局在“千企面对面”活动中,带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家、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科室走访贵州红霆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贵阳精一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万业包装有限公司、贵阳立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广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帮助企业充分了解申报条件、申报流程及扶持方式,充分挖掘小微企业潜力,将政策东风引入到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科技创新落实到企业,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同时,乌当区科技局着力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时“勤务员”,全局上下进行网格化分工,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工作人员每人负责10余家企业申报跟踪服务工作,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络机制,每周实时跟进企业申报进度、解答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服务好申报全过程,最大程度提高认定通过率。

  加快人才汇聚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而科技创新的动力则源于人才的支撑。如何为青年人才铺好路、架好桥,尤其让科技人才在时代机遇中蓄力,乌当区一直在努力探索。

  为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乌当区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落地落实户籍政策、住房保障、政策兑现,全力汇聚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为“强省会”注入强有力支撑。

  ——优化政策引才。紧盯主导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求,聚焦大学生、制造业产业人才、大数据人才等,围绕服务“四新”主攻“四化”,用好用活《乌当区“人才兴区”十二条措施》等各级人才政策,最大限度把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起来。力争到2025年,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以上,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000人以上。

  ——突出重点育才。实施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高层次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科技人才引进计划等,每年重点遴选5名左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科研项目资助方式重点培养。聚合各方力量、各类资源、各种要素,强化政企互动、政校互动、政社互动、校企互动,不断挖掘和开发现有人才潜能,着力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力争到2025年,新增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0名以上。

  ——助力“五智”行动。结合乌当区实际,在“院智援筑行、海智归筑行、引智兴筑行、老智助筑行、提智富筑行”行动中,积极发挥区内院士工作站作用,建立乌当海归人才、乌当籍在外人才和归筑人才信息库,开展老科技专家科普志愿服务,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如今,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正在乌当区这片沃土上挥洒智慧和汗水,乌当区也通过“心贴心”关怀服务,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人才活力,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激活科技创新的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当前,乌当区正以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和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动力,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和奋力开创“美丽乌当·活力新城”高质量发展新未来注入磅礴科技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编辑:胡家欢

  统筹:李华莹

  编审:刘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