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威宁自治县么站镇:特色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6-27 16:28来源:毕节日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么站镇狠抓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牛鼻子”,探索出“变零散务工为土块包干、变土地流转为保底分红、变村干部主导为直接参与”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总结出“五个+”的种植养殖管理经验,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

6月14日,在么站镇平原社区白萝卜种植基地,章立银开着拖拉机拉着满载的白萝卜,道路两旁的土地里尽是绿油油的蔬菜。

章立银今年49岁,他负责运输装好的白萝卜,每车50元,一天可以拉三四车,工钱由合作社现钱支付。“以前是零散务工,按天数算钱,现在我把合作社种植的蔬菜承包过来运输,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章立银高兴地说。

据平原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飞介绍,变零散务工为土块包干,提高了务工群众积极性,“以前零散务工存在出工不出力情况,有的务工人员混时间领工资,土块包干后,以前一天的活现在半天就干完了。”

务工群众干劲足了,得益于么站镇实施的产业振兴新模式。

王飞说,以前,群众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合作社,除了务工收入没有其他盼头。现在,除了流转土地,还可以变土地流转为保底分红。合作社如果有了盈利,年底按照7∶2∶1分配方式进行分红,即把盈利的10%奖励给村干部、20%作为村集体经济、70%按照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的比例分给股东,极大调动了合作社社员的积极性。

变村干部主导为直接参与,让村干部成为合作社的主角,也提高了村干部管理的积极性。

蔡永能是么站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在联合村种植的870亩蔬菜中,他负责105亩蔬菜的种植管理,另外两名村副主任各负责80亩和40亩蔬菜田间管理。每天,他们都要到蔬菜基地转转,“变村干部主导为直接参与,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还让村干部有了想方设法办好合作社的动力。”

联合村种植大户董云贵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经验,他不仅投入技术指导合作社种植蔬菜,还以肥料、种子等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蔬菜销售后,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种植大户的加入,不仅解决了村合作社的资金来源,还增加了合作社种植的抗风险能力。

管理上,么站镇总结出了“五个+”种植养殖管理经验,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五个+”即“支部联建+产业联合”:全镇5个地块相邻、产业相近的村联合建立产业党总支,联合发展蔬菜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养牛产业+蔬菜产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家庭牧(农)场”:采取基地集中示范,家庭牧(农)场分散饲养、种植方式,不断壮大养牛、蔬菜产业发展规模;“旧房改圈+院坝美化”:将农户闲置旧房改建为家庭牧场,并因地制宜,硬化、净化、美化农户院坝院落,强化资源合理利用、排污处理、亮化人居环境;“村集体提供物资+农户自主经营”:针对部分物资紧缺的群众,由集体免费提供薄膜、肥料、农具等物资,农户资金回收后,偿还村集体物资,循环支持农户发展农业产业。

威宁县晟瑞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么站镇平原社区,现存栏102头牛。每天,养殖场产生的牛粪都会送到蔬菜基地作为肥料,蔬菜采收后剩下的菜叶子又可以用来喂牛,“实现了‘养牛业+种蔬菜’的生态循环。”该合作社饲养员卯光旭说。

如今,平原社区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公司专业技术优势,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黄牛产业前端、中端、后端全过程管理服务,引领群众发展黄牛产业,为辖区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30多万元,除了拿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剩余我们全部用于扶持种植养殖业,让农户真正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王飞说。

  编辑:田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