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带富群众

发布时间:2022-05-20 10:03来源:毕节日报

5月12日,走进织金嘉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内,一个个鸡蛋通过传送带进入包装车间,工人正有序分工进行拣蛋、装箱,现场井然有序。

“我在这里上班有4年了,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工资,有了固定收入,干起活来踏实多了。”当地村民郭安平边忙着捡蛋边笑着说。

郭安平的工友蒙远秀是洞口村人,今年50岁。种地之余,蒙远秀来公司务工,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

织金嘉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织金县茶店乡洞口村,是一家现代化的蛋鸡养殖公司。2016年,洞口村人周齐元返乡过年,参加了茶店乡政府组织的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了解到织金县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便决定留在家乡发展。

此前,周齐元没有养殖经验,他前往广州、河南等地考察生猪、肉牛、鸭等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最终,他看中了蛋鸡养殖见效快,市场稳定性强,随即决定养殖蛋鸡。  同年6月,周齐元成立了织金嘉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了1500余万元建设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场,并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销路就有了保障。

“为了实现生态养殖,我们还把鸡粪加工成有机肥,以500元一吨的价格卖给周边种植户或种植基地。”周齐元介绍。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乡镇企业和合作社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2016年至2019年,由政府贴息,洞口村45户建档立卡户每户贷款5万元投资入股织金嘉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该公司每年给每户保底分红6000元。

如今,该养殖场建设了4个规模化厂房,养殖了20万羽蛋鸡。“公司主要从重庆、四川购买罗漫粉和京粉品种的蛋鸡,130天左右就可以产蛋,一只蛋鸡可以持续产蛋20个月左右,目前每天可以收18万枚鸡蛋。”

此外,洞口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投入150万元,并将收益按比例分红给该村群众,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目标。

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为附近群众提供24个固定工作岗位,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徐敏夫妇来自离公司60多公里外的织金三塘镇。记者采访的时候,她正在饲料加工车间加工饲料,工作就是负责把苞谷输送进粉碎机打成面,而丈夫陈连荣则负责开车运送饲料。夫妻俩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有6000元左右,还包吃住。

织金县茶店乡洞口村蛋鸡养殖只是全市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围绕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织金县实现家禽饲养511.31万羽;已推荐申报4个有机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基地、5个绿色食品产品、4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完成鲜鸡蛋绿色食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各1个。

截至4月,毕节全市家禽存栏2331.15万羽、家禽出栏1359.48万羽、禽肉产量2.30万吨、禽蛋产量2.87万吨,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

产业带初步形成。依托招商引资和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初步形成以赫章县、七星关区、织金县为重点区域的蛋鸡产业带;以纳雍县、七星关区、织金县为重点区域的肉鸡产业带。

企业实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万羽以上家禽规模养殖企业122家,全市成功申报家禽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织金白鹅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纳雍土鸡产品先后获国家森林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SC认证,乌蒙乌骨鸡获十大优质禽称号、世界动物协会金鸡奖和金蛋奖。

产业链有效延伸。纳雍县农村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取得家禽定点屠宰许可证、七星关区富民肉食品有限公司家禽屠宰线正式启用,日屠宰能力分别为8万羽和0.5万羽,有效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了产销对接和家禽全产业发展。

销售平台日趋完善。七星关区茂源人家、纳雍县源生牧业、赫章县贵州金酉生态有限公司等养殖基地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认证,覆盖蛋鸡100万羽、肉鸡300万羽的养殖规模;纳雍县贵州源生牧业、七星关区盛园蛋业、贵州金酉生态有限公司等,分别与广州华润万家、广州钱大妈、江苏华润蔬果等签订供销协议。

为了破解当前土地资源紧张,耕地保护、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及国土空间规划等因素制约生态家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毕节积极利用丰富林地资源发展生态家禽养殖。2021年,全市有效利用林地12.77万亩,养殖家禽438.96万羽。

接下来,毕节将进一步拓展林下养殖发展空间,把生态家禽养殖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田娟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