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智慧农业: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4-29 19:56 来源:贵阳网
4月26日,记者走进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清镇市骆家桥片区,只见园区内一座座白色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所种植的小番茄、螺丝椒等作物茁壮成长,绿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清镇市骆家桥片区外观图)
大棚里,两名大姐正弯着腰麻利地将早已固定好的牵引绳往棚内的辣椒苗上系。理清绳线、找准辣椒苗固定点、最后系上绳结,只见大姐们手指翻飞,一气呵成,仅5秒,这项工作便已完成。
“现在我们都熟练了,不只是给辣椒苗绑枝,像育苗、栽苗这些我们都能独立完成。”其中一位大姐郑少琴说到。她告诉记者,她是骆家村村民,已在园区内工作近2年,在技术员的帮助下已经基本掌握了螺丝椒、小番茄、羊肚菌等作物的种植技术。
正当记者和郑少琴交谈着,大棚顶上突然传来嗡嗡的响声——棚顶的农膜正随着一根旋转着的长管缓慢放下、铺平。

(工作人员给辣椒苗绑苗)
“不用担心,这是我们的管理员在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棚子的膜布,用来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还有通风情况。”郑少琴见状,笑了笑说:“而且不只是控制棚子的膜布,像给菜浇水、放肥料这些工作,都不用亲自到这来,直接在手机里的软件上操作就行了,都是高科技,所以你在这里都看不到多少人。”
据了解,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在清镇市、息烽县、开阳县、修文县、花溪区及乌当区等地都有建设点,均由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智慧农业)承建。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实现贵阳市蔬菜保供自给能力提升至75%左右,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作为航天科工十个国之重器之一“现代化农业技术升级体系”牵头单位,航天智慧农业现已形成现代农业温室、智能节水灌溉、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等全面的技术、产品及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精细、环保的智慧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无土栽培辣椒苗)
“这些大棚均采用PO+PE薄膜结构,顶部使用集合贵州气候特点专门研制的高透光率、高韧性配方薄膜,可以较好解决日照时间不足和冰雹气候频发问题。”航天智慧农业项目经理张琪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大棚主体建设是一方面,为了让农作物培育更加科学高效,航天智慧农业也下足了功夫。

“这个就是我们的智能节点箱。”张琪指着大棚中间一个银色的金属铁皮箱说到,“可别看它小,通过这个设备,可以实时收集大棚内的光照度和土壤及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再传送至后台,为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啥时候该浇水,啥时候该施肥,登录手机APP,相关数据全部一目了然,让作物的培育更加科学高效。”
不仅如此,大棚所配套的集成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也是一大亮点。在大棚旁的一块空地上,记者见到了这套系统,方正的银色铁皮外表其貌不扬,里面却大有乾坤——
水源先经过抽水泵进入两个过滤罐进行杂质过滤,然后再流入四个巨大的施肥机中。管理人员只需将肥料倒入施肥机,然后再设置相应的参数,随即按动按钮,很快,肥料就会按参数自动配比,并通过灌溉设备输送给每一株农作物,做到精准滴灌和施肥。
“棚内的相关设备都已连接了相应的大型物联网管控平台,全部可实现后台、手机端远程控制设备运行。”张琪说,现在,遥控器和各类机械按钮已经成为了园区工作人员的新农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卷膜器方面,航天智慧农业新研制了一款太阳能卷膜器。无需人工操作,也无需铺设高压电网,以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便可进行工作,能为园区大棚建设节省不少开支。并且该太阳能卷膜器已经申请了11项相关技术专利,同时还获得了第二届贵州工业设计大赛银奖。

“这个智慧大棚真不简单!通过大数据手段,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清镇市蔬菜基地骆家桥片区基地工作人员陈奕安感叹道,就我们片区而言,自2020年试生产运营以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民”方式,累计实现分红5270万元,带动基地周边2452户4904人持续稳定增收。今年基地计划种植2662亩,主要种植品种螺丝椒、彩椒、丝瓜、羊肚菌等精品蔬菜,预计可生产优质蔬菜6735吨产值3198万元。
以数为媒。从灌溉施肥到膜布自动调节再到环境监测,数据种养替代了经验种养,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智慧大棚的建设无处不在体现着数字赋予的精准农业管理技术,这也无疑让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益处。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近年来,贵阳贵安抢抓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数据+”,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实现飞速成长。
“新国发2号文件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这给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航天智慧农业副总经理吴世海说,“创新不停,前进不止。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数字活市方向,积极结合自身工作,全力以赴在数字经济战略上抢先机,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智慧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为‘强省会’行动提供强劲动能。”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倩 文/图)
编辑:李艳群
统筹:汪序安
编审:魏成华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事宜请致电:0851-85865934

-
中国绿茶新金三角:贵州!凭什么?
-
陈晏赴京拜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
贵阳去年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 全年357天优良好空
-
展示艺术精品 提供美育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阳光云海相约来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贵州玉屏:茶花盛开引客来
正值茶花盛开季节,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
人尽其才 筑梦黔行!贵州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
摘帽出列后的三百六十五天!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
清晨第一缕阳光,铺洒在初冬的贵州大地,映照着欣欣向...
-
贵州运用大数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张网
“十四五”时期,贵州基本民生保障将更加完善,社会救...
-
创新一子落 发展满盘活!贵州各地开发区向改革
-
中超:北京国安平成都蓉城
6月30日,主裁判刘威(左二)与成都蓉城队球员阿不都海...
-
女子双人10米台:陈芋汐/全红婵夺冠
当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2022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
-
世界女排联赛:中国胜波兰
当日,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的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分站...
-
温网综合:纳达尔、斯维亚特克挺进第三轮
今年法网的男、女单打冠军纳达尔和斯维亚特克从红土转...
-
中国篮球名人堂首届入堂规模确定:25人 1个集体
中国篮协名人堂委员会30日召开首次会议,确定了中国...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