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足马力赶订单 确保实现“开门红”
发布时间:2022-02-17 17:17 来源:贵阳日报
图为在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操作设备。
走进整洁干净的生产车间,放眼望去,整个车间布满各种大型设备,工人们操作熟练,机器嗡嗡作响,各条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行……日前,记者来到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今年一开年,我们就接到了六千多万元的订单。”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智宇说,新的一年形势喜人,订单饱满、任务充足,有望实现两亿元订单的目标。
贵阳长之琳是一家专门从事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国家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现已建成钣金件加工生产线一条、钛合金热成型加工生产线两条。
“这个车间分布着不同的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就如同一个小车间,可以直接加工出成品。其中,钛合金热成型加工生产线上的设备一个班次的单台产量在50件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具备这个生产能力和条件的企业不多。”程智宇说,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都是用钛合金,在700多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加压成形,是一套很复杂的工艺,并且对温度要求很严格,不能有一点偏差。这套钛合金热成型设备,面板上不仅显示出原材料钛合金在生产时所需的温度,还显示出生产线上零部件的各种实时信息,能及时监控和分析炉温,更能保证相关生产数据的准确性。
传统的钛合金热成型工艺,主要靠电炉加热,要靠工人的经验来调节温度加工产品,很难达到精准温度,容易导致产品报废,浪费原材料。现在,企业实现了智能制造,大大增加了产品合格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原来生产一个产品需要花费三天,现在只需要两个小时。”程智宇说。
“我们不仅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还强化生产环节精细化管理,大力培养工匠型人才,积极申请专利,增强市场竞争力。”程智宇说,目前,公司拥有1个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
作为大连长之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贵阳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贵阳长之琳于2020年4月正式落户贵阳高新区。落户高新区后,企业成长可以用飞速来形容,去年已实现产值破亿元。
企业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优质服务。贵阳市、高新区及时传达优惠政策,提供标准厂房,助企业迅速投产。“接下来,贵阳长之琳将着眼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以更高端的产品、更先进的技术,逐步从发动机零件生产转为部件、组件生产,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高新区和贵阳市的工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程智宇说。
“贵阳长之琳是高新区为补链延链强链而引进的,是中航发黎阳的配套企业,也是辖区内新上规的企业。”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紧扣“强省会”,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攻坚发力,建立综合经济运行调度机制,由工管委班子带头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解决材料供应、流动资金、项目申报、手续办理等具体问题,助推企业增产增效。同时,成立4个“双重服务工作组”和13个县级干部牵头的“双重服务专班”,下沉到生产车间,主动、靠前服务企业。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调度和服务,才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高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65.57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1.7%。接下来,高新区将持续提升服务企业效率水平,激发企业活力和稳增长潜力,做大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易颖/文 曹亚星/图 (贵阳市全民国防教育融媒体中心)
编辑:苏舟
统筹:张强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