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 农民富 农村美!修文县打造乡村振兴省级样板纪实

发布时间:2021-12-31 10:54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十三五”收官之年,修文县2177户6077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387户1450人搬迁;六桶镇2204户6721名村民通过“凿崖引水”彻底告别了吃“望天水”的日子……

  贵阳市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修文县小箐园区。

  成绩写进历史,奋斗永向前方。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修文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抢抓“强省会”战略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打造乡村振兴省级样板为目标,以全域示范为抓手,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着力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推进乡村建设,激发农村内生动力。

  在新时代“强省会”赶考之路上,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壮美画卷,正在修文大地上徐徐展开。

  A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修文县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图为小箐镇崇恩村一角。

  五年来,修文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创造了“5+1”协同保障、“1+6+N”多管齐下、“1+17”高质量收官以及“三级联动整改”“三过关”倒逼落实等脱贫攻坚战的“修文战法”。修文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五年来,修文县持续补齐民生短板,建成同城大道、数博大道北延段(一期)等城市干道60余公里、市政道路80余公里、组组通硬化路543条1135公里,铺就了一条条交通出行的“舒心路”、产业发展的“致富路”、人民生活的“幸福路”;

  五年来,修文县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61个,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4条,成为全省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试点县!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交出脱贫攻坚答卷后,站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修文县始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传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修文县六桶镇坪山村村民在果园分选猕猴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周芸 摄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修文县拟定县级预警监测工作方案并发至各乡镇(街道)部门,对脱贫户、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常态化监测和帮扶。目前,返贫风险率为零、漏认定率为零。

  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修文县通过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切实防止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在饮水安全方面,修文县紧紧围绕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持续开展饮水安全排查,对排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清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有所管,管有所养”常态化。

  群众搬得出,还要稳得住。修文县积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成387户不动产登记确权,权益保障到位。设置警务室1个,“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全覆盖,社区安全保障到位。制定《修文县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包保责任制,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包保责任落实到位。县级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包保、调度通报、追责问责“三项机制”。成立龙潭居委会党支部,配备驻村工作组,组织力量进一步配强,“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均落实到位。

  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脱贫攻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让修文农村农民面貌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修文县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开创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开局。

  B 奋力做好“三农”工作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市委工作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强三农,着力夯实‘强省会’的坚实根基。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聚焦目标任务,修文县不断培育产业,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树干涂白、修枝、绑枝……12月15日,记者走进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猕猴桃提质增效“7不够”定制果园,连片的猕猴桃地里人气满满,为了来年的增收,村民正对猕猴桃进行冬季管理。

  “以龙潭组、小营组等六个小组为核心区,由县国投集团对索桥村500亩猕猴桃实施提质增效,并以此为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索桥村3579亩猕猴桃提质增效,让种植户来年真真正正增收。”修文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苟元华说。

  索桥村猕猴桃产业的提质增效是修文县抓好“修文猕猴桃”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4日,修文县成立“贵州修文猕猴桃研究院”“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贵州中心”,为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修文县已完成以营养枝牵引、环剥、生草覆盖等技术为主的1.77万亩猕猴桃提质增效和低产果园改造。依托猕猴桃产业,修文县获批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猕猴桃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是修文县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修文县龙潭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搬迁一年后齐聚一堂共庆乔迁之喜。

  产业兴,百姓富。除持续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外,修文县还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各类经营主体等为抓手,积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聚焦“稳粮、保供、优种、联工、活市”五个关键工作要求,修文县大力推进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耕地保护、夯实农业基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实施“耕地保护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撂荒地整治、粮食单产提升、绿色增产增效、农技服务”六大行动,藏粮于地稳面积,藏粮于技提产量,扎稳“粮袋子”。始终把“菜篮子”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基地建设、政策支持、产销衔接、质量监管,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强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大力发展种苗业和农产品深加工。2021年,修文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23.47万亩,产量6.62万吨,修文县农业农村局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完成蔬菜种植37.45万亩,产量65.98万吨;完成食用菌产量1.28万吨;完成生猪出栏25.78万头、家禽出栏121.1羽;完成养心食品低温肉制品技改项目,禽蛋配送中心二期项目2条生产线投入生产,农产品转化率达58%以上。

  培育壮大各类经营主体。修文县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依托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贵阳禽蛋交易中心两大交易市场的资源优势,引导合作社、基地、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村经纪人和农户采取基地直采直销、本地市场销售、电商销售三种模式,畅通产销渠道,充实农民的“钱袋子”。截至2021年11月,修文县累计基地直采直销农产品30余万吨,交易金额达18亿元以上;本地市场销售农产品9万余吨;电商销售农产品1万余吨,交易金额1.8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

  着力推进改革增效行动。修文县突出改革创新赋能,紧紧围绕农村土地、房屋、产业等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产权制度、“三变”等改革措施,采取“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模式共同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大力推行“返租倒包、分组承包”等新模式,盘活乡村资源资产,以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目前,修文县共引导猕猴桃、蔬菜等产业返租倒包8000余亩,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20余万元。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修文县紧紧围绕“三线六带多节点”规划布局,立足工业园区和县域种养基地,依托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永辉超市生鲜物流基地等的市场带动效应,推广“企业+家庭牧场”模式,大力发展“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特色农业和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农业体验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C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乡村

  “坚定不移强民生,着力实现‘强省会’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良心办好民生实事,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共同富裕。”

  在“强民生”上有新作为,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修文县始终坚持只有读懂民心,才能不忘初心,加快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五治”等工作。

  “家里的旱厕换成了水冲式的,村里滥办酒席的少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干净。”修文县小箐镇崇恩村大力宣传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变得更干净美丽,村民国远明满眼欣喜。

  农村“五治”是贵阳贵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修文县盯紧这个抓手,整合资源资金全力推进农村“五治”。大力“治房”,做好建房、管房、用房三篇文章,强化农村房屋建设规划,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房,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切实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大力“治水”,精准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大力“治垃圾”,突出就地消化,降低垃圾处理成本,逐步促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大力“治厕”,科学精准把握改造标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打好旱厕歼灭战,解决好“小厕所、大民生”问题。大力“治风”,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坚决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逐步形成新时代乡风文明新风尚。

  截至目前,修文县拟定建房图集35套,完成宜居农房试点11个771栋,旧房拆除284户3.53万平方米,厕所改造建设4014户;不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向30户以上村寨延伸,已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921个……

  乡村环境不仅要变美,更要具有人文风尚美。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过程中,修文县始终注重乡村“外在美”与“内在美”同步提升。

  “我家被评为‘铜星级’文明户,获得15个积分,我刚刚就是拿积分买的这把面条。”12月16日,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村民闵菊说,“做好事就能得到文明积分,现在大家都愿意参与村里的发展。”

  据六屯镇乡村振兴中心负责人熊伟介绍,修文县以大木村为示范,制定了《大木村乡风文明实施方案》,以签订一份承诺书、实行卫生收费机制、组建一支义务巡逻队、实施环境卫生考核评比制度、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建立“红黑榜”、实行“文明积分”管理的“七个一”为抓手,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自今年8月8日实施文明积分兑换以来,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共治能力明显提升。

  在大木村实行“文明积分”是修文县为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实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道德建设同步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修文县对标乡村振兴工作目标,省、市、县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正稳步推进。到2025年,修文县力争创建省级示范点2个、市级示范点15个,县级示范点32个。

  百姓生活美起来,“精神”更要富起来。在加强乡风文明治理和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上,修文县下足了功夫。

  着力推进文明提升、治理提标行动。修文县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最美庭院”评选、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建立“乡村振兴荣辱榜”,按月、按季开展文明创建、卫生评比。扎实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狠抓矛盾排查化解包保稳控,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构建优质公共服务体系。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修文县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稳就业促增收,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坚持重普惠促公平,坚持强基层补短板,坚持兴文化促繁荣。坚持建体系助养老,坚持强体质增活力,坚持强化风险防范、治安防控、基层治理,与时俱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扬帆起航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新征程上,修文县将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及组织振兴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守好“三农”稳定器,为贵阳贵安“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 数字活市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新篇章做出修文贡献。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周芸/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修文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徐倩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