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贵阳】夯实“强省会”的产业支撑

发布时间:2021-10-18 11:37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近年来,贵阳市坚持扩大开放兴市、振兴实体强市、广聚人才旺市。“十三五”期间,贵阳经济飞速发展,年均经济增速达9%,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2020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达到4311.65亿元,五年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当前,“强省会”行动与实施“十四五”规划形成历史性机遇叠加,“强省会”首先是强产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运行。贵阳市应充分发挥好区位条件日益改善、产业基础支撑良好、省会科教人才资源富集等优势,以“强实体”为着力点,夯实“强省会”的产业支撑,壮大省会城市经济规模,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A 加快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工程

  一座城市只有把经济体量做大了,人口聚多了,才能体现出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强化产业支撑是实现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贵阳要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引领、中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为基础的产业体系。着力优化主导产业链条,把中高端制造业作为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支点,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数据存储、软件服务为重点的数字产业,以生态特色食品、特色优势消费品、新兴消费品为重点的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高性能工程机械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绿色磷煤化工、新型化纺、新型橡胶为重点的现代化工;加快发展以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生命科学、康养服务为重点的大健康医药产业;培育发展以优质铝基新材料、优质钢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新能源电池、氢能、电动汽车充换产业、分布式能源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进文化旅游业全产业链提质发展,大力发展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会展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把加快发展现代都市高效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在促进都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不断提升产业价值链。

  B 加快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工程

  当前,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多重技术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面临突破,将引发产业体系深刻变革,推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构。

  贵阳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产业链完整性、供应链安全性、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价值链高端化,探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优化主导产业链条。以电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终端电子制造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元器件及相关组件,培育发展新型传感设备、液晶显示和电声光学器件等产业,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打造“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以机械电子工业为基础,以航空、航天、汽车产业为先导,配套发展精工制造、精密铸造、电子基础零部件和整机装备制造业产业,打造“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产业链”。以磷化工、煤化工为主导,补链拓展氯碱化工、氟及硅化工、精细化工,打造“煤磷化工——精细化工产业链”,构建煤电资源深加工全产业链体系。以初加工为基础、精深加工为主导,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材料资源开发,重点打造形成铝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完整产业链,构建“基础材料——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形成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以甲醇燃料电池和电机、电机控制器“大三电”为基础,电池原材料、锂电池和甲醇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甲醇燃料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构成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融合发展产业链。以优质农副产品为基础,做大做强调味品、茶叶制品、果蔬食品、肉类及粮油制品为主的特色食品产业;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类中药饮片开发及药食一体康养药膳保健研发,加快医药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发展。把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提质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

  C 加快实施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工程

  打造一批现代产业园区等产业链支撑平台,推动产业园区化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阳要按照特色分业聚集的片区式布局原则,加快“圈、带、区”合理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依托西南环线、环城高速等骨干交通,以沿线贵阳高新区、白云经开区、乌当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经开区为支撑,打造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依托贵阳旅游环线,串联青岩古镇、多彩贵州风景眼、修文阳明文化园、红枫湖等全市主要旅游景点,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圈;以数博大道为支撑,依托数字经济产业园、花果园数字经济集聚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生态产业园、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三马都市产业园等主要载体,打造大数据产业带;依托人民大道等城市骨干道,培育引进国际中高端零售品牌、中高端超市等业态,配套建设高端写字楼、五星级酒店,打造多元化、多维度融合的中高端消费新走廊,辐射带动周边业态梯次发展。各区(市、县)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建设基础材料产业发展区、现代化工产业发展区、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区、商贸会展金融产业发展区、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区等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绿色化改造,加快园区绿色化建设。

  D 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一座城市的做大做强,产业项目至关重要。

  贵阳要紧盯世界级龙头企业、全国500强企业、区域性龙头企业等重点目标,强化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对“强省会”的龙头引领作用,从全球范围视野加大市场主体招引力度,筑牢“强省会”的发展后劲。实施产业发展分类指导政策,精准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创品牌、提存量,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制定实施实体经济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推进龙头企业引育提质,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扶壮培优一批专业水平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鼓励小微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双创基地,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不断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行业“小巨人”。深化关键性基础性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E 加快实施供应链等要素保障提升工程

  一座城市的做大做强,必须把营商环境作为晋级之路的城市名片。

  贵阳要加快推进生财型、聚财型和资源优化配置型等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营造清亲政商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完备的营商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优化人才就业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引教入筑,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等平台,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研究院、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打通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资金循环。大力推动引金入筑,加强与中央部委产业投资基金的合作,鼓励支持区域内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积极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导向作用。以1+8对外开放平台为依托,深化服务业“十大创新工程”,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测、研发设计、数字经济等服务业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升生产性对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支撑能力。加快推进物流运输体制改革,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提升多式联运效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加强传统产业企业质量品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品质,塑造贵州制造、贵阳制造品牌,打造产业标准化服务平台。对标国际最好最优最先进,加快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大力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支持企业着眼于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境内外高端资源,开展跨国经营,协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作者黄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研究员,蔡伟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编辑:陈晨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