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大山刺绣集市里的守“艺”人

发布时间:2021-09-24 11:45   来源:新华社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刺绣集市一角。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新华社贵阳9月21日电(记者罗羽)收购了近30年“老刺绣”的59岁侗族妇女龙明芬,两个月前开设了人生中第一家铺面,把自己近年来积累的上千件“老刺绣”摆上了桌、挂上了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做手工刺绣的人越来越少,留下来的‘老刺绣’也慢慢变少了。”龙明芬说,开个铺面,“给这些‘老刺绣’找个保存的好地方,也给自己找个好场所”,走好未来的“下半场”。

龙明芬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仁里乡公街村人,她口中的“老刺绣”,指的是以贵州苗族、侗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遵循传统刺绣工艺、纹样,手工制作并已使用过的老旧刺绣物品,包括衣帽、背扇、鞋子等。

30多岁时,龙明芬看到村里人通过贩卖“老刺绣”挣了钱,于是自己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她走村串寨收购黔东南州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老刺绣”,再把这些物品运送到州府凯里市的一个刺绣集市卖掉。

 

龙明芬在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刺绣集市的自家铺面里。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这个“刺绣集市”,此前已换过两个地方,目前汇聚在凯里市一条狭窄巷子里。赶集时间为每周五上午,从贵州各地提前赶来的逾百位像龙明芬这样的“收购者”都会到这里摆摊设点,静待四方“淘客”。

80岁的苗族老人杨文斌是凯里市居民,大半辈子从事民族文化研究,曾受聘为北京一所大学的民族博物馆的研究员。自2006年退休以来,他一直忙于写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并时常到刺绣集市赶集。

他说,黔东南州的刺绣集市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江县施洞镇一带,后因交通不便,被凯里市逐步发展起来的刺绣集市取代。2000年前后,凯里的刺绣集市闻名全国,以交易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西南和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老刺绣”为主,并一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淘客”。

“由于历史、交通等原因,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贵州的民族山区保留了最为完整的传统刺绣,它们源自古老时期的纹样更是以抽象、夸张等造型风格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人们。”他说。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刺绣集市上的地摊刺绣。新华社记者 罗羽 摄

龙明芬还清楚地记得,过去她下村收购“老刺绣”,有时一天就能“收得好几担”,周五到凯里的刺绣集市一早就能卖完,售价从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非常畅销。但近些年来,伴随民族地区做传统手工刺绣的群众越来越少,“老刺绣”也不再那么容易购得。

“好在像我母亲这样的‘收购者’,通过自己的行为,让‘老刺绣’得以保留下来,不然很多‘老刺绣’都会消失。”32岁的潘远丽跟着母亲龙明芬做了两年刺绣生意,她认为,母亲那一代人已经完成了他们“不自知”的使命——以他们的交易行为保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老刺绣”。

而未来,则需要靠新一代的年轻人。

27岁的吴培艺大学时学的是银饰、刺绣、蜡染,她在刺绣集市摆摊已有两个多月,售卖的手工产品分为女式包、发卡、布偶等,并融入了传统刺绣或蜡染工艺。她还准备开设个人工作室,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也许有一天‘老刺绣’会消失,刺绣集市也将不复存在,但只要刺绣工艺得以传承和创新发展,我们就没什么可担心的。”吴培艺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中,他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得更好。

  编辑:高春春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