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好老师丨坚守乡村义教三十九载 矢做“麦田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1-09-17 09:07   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我们学校的老师又走了,你能不能来我们学校教书,手续我去给你办?”1982年,刚高中毕业的范国华回到老家开阳县冯三镇牛角村,这是当时的牛角小学校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制图:王雨桥

19岁的范国华很年轻,但他却也清晰地认识到,读书是家乡贫苦孩子走出去改变人生的“捷径”,便毅然答应了,这一待就是39年,他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变成了满头银发的长者。

范国华

汉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开阳县冯三镇安坪小学教师。

穷则思变 办好教育从改善环境着手

石头砌成的瓦房教室,下雨天屋外大雨屋内中雨,只有框架的门和窗毫无遮风效果,三个学生共用一张破旧的桌椅板凳;办公室里,膝盖就是“办公桌”,这便是初为人师的范国华的教学和办公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走过了十来个春秋。

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范国华被任命为牛角小学校长,但艰苦的办学条件也让他成为了“光杆司令”。老师们有的干半年,有的干一年就走了,走了又招新老师,但总留不下来。

范国华想,要留下老师,就必须要改变。他召集全校老师,定下目标,省吃俭用改变教学环境,每年挤出资金平整硬化教室,一年平整一间,教室平整完了又平整过道,从校舍环境到教学硬件设备一点点改变,让老师能安心工作,留下来。

学校工作做得扎实,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终于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1997年,开阳县人民政府把希望工程引入牛角小学,新修了校舍,并更名为“牛角电信希望小学”。办学经费增多了,办学条件大大改变,山沟沟里的村小也有了近300学生,教师达到12名。

以校为家 病床上最牵挂的还是学生

1999年,开阳县开展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他又担起“两基”工作的重担,一边狠抓教学,一边带领全校老师下队挨家挨户搞调查、写表册,常常深夜才回家。

“你回家来干哪样,学校才是你的家了嘛。”

“我是党员,我是一个教师,只要我没倒下,就必须要在教学第一线,就必须要先安排好学校的工作。”

面对带着孩子干农活、疲惫不堪的妻子,他眼含热泪地向妻子说出了这句话。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有时候把办公桌当成床在学校过夜。但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还得担负着家里的劳动耕作。

就这样,家里、学校两边忙,终于,病魔向他伸出了“魔爪”。范国华突然咯血,经检查,是严重的肺病,不得不请假住院治疗,此时的他还这样说:“我倒是请假咯,我那些娃儿(学生)怎么办哟。”住院期间,医院还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即便是在病床上,他仍牵挂着教室里的孩子们,老师们到院看望他时,他的第一句话是:“今年学校考得怎么样?”

病情好转后,医生要求他疗养康复,可他又匆匆回到学校,站到了教学第一线,生怕因为自己生病耽误了学生的学业。:“你看他在家病恹恹的,一说要去学校就像换了一个人。”范国华妻子说。

坚守初心 继续育人新征程

作为一名山村教师,范国华39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根农村,默默奉献。
1992年,范国华在牛角小学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幼儿招生工作,办了一个学前班,是冯三镇最早的村级幼儿教学班。他带领老师们三番五次登门做家长思想工作,必须要让孩子上学,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范国华便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们垫付。其间,他和学校老师们的足迹遍布牛角村、两路大堰、后淌、高陇等村寨,力争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

光阴荏苒,范国华因身体原因离开了管理岗位,但他仍坚守在教育一线,他经常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为自己“充电”,生怕在工作中拖大家的后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范国华曾被评为开阳县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县级优秀教师、“两基”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而他的学生也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他们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为人民服务;有的走上教师岗位,延续着教师神圣的职业;也有的回到家乡,为建设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范国华一直坚守在乡村教师平凡的岗位上,以教育大爱演绎着一名山村人民教师的风采。

  编辑:余杨智

  统筹:崔林林

  编审:鲜晓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