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绘宏图强实体 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发布时间:2021-09-09 11:49   来源: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9月4日,息烽县委召开十三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对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集“四强”,在全省“强省会”五年行动中当好“特长生”作出了周密部署。

  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促进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全力支持将贵阳贵安打造为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西南地区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2021年4月,《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出台,明确了29条措施,为推进“强省会”各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指明了方向路径。

  渝贵快铁从息烽县城经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在时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息烽迅速给出了回应,全县上下正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危机感和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抓具体抓深入。

  风起潮涌好扬帆,砥砺奋进再启航。在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中,息烽县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全力以赴在“强省会”五年行动中当好“特长生”,正视在贵阳区域竞争版图中息烽经济“经济体量不大”“产业基础不牢”等突出问题,奋力突破“虹吸效应、短板弱项、产业薄弱”之围。

  决胜未来,离不开前瞻部署。息烽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一、转型升级优存量

  顶层设计、提纲挈领。未来五年,息烽县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省级化工园区为依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倍增行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做大工业总量,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息烽县将着力打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两大首位产业,紧盯磷化工产业主导项目、磷系产业关联项目,抢抓全省锂电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快锂电材料及配套产业发展,推动传统磷化工向精细磷化工转变,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转型升级;严格落实“以渣定产”,以“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为重点方向,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着力打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开磷集团息烽基地新型建材及环保涂料生产车间

  二、链式集聚提增量

  未来五年,息烽如何形成“多业并举”的产业版图,确保在关键处落子,再彼此相连成势,为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县委书记漆勇说:“息烽县将着力打造新医药、特色食品、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日用消费品制造五个'10亿级'产业集群。”

  息烽叶老大辣子鸡生产加工包装车间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围绕构建“2+5”工业产业体系,息烽将着眼“亲商安商”,着力“招商引业”,着手“宜业宜商”,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加快培育引进支撑企业,打造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新增长极。

  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息烽基地生产车间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痛点之一。如何提升行政效能,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县委书记漆勇说,息烽将着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实施贵商扶持计划,落实好各类惠企纾困政策,降低土地、人力、物流、资金、电力等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抓好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在息烽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红火。

  三、夯实基础扩变量

  发展的活力在开放,发展的机遇在开放。唯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县委书记漆勇介绍,未来五年,息烽县将坚持把经开区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阵地、主战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开放发展功能,推动更好地对接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家产业战略备份。

  息烽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越来越好

  未来五年,息烽县将依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扎实做好磷精细化工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解决好工业用地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区域的矛盾冲突问题,着力保障县域工业用地需要。积极推进息烽港及进港公路、19万方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把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打好、条件做优,降低企业入驻成本,减轻企业发展负担。

  息烽经开区建设中的标准化厂房

  犁波耕浪逐新潮,奋楫扬帆启新程。“强省会”五年行动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贵阳区域经济发展充满机遇,息烽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优势将不断显现,发展潜力巨大。息烽县将正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培育更多的“大块头”、更强的“小巨人”、更高端的产业集群,让息烽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年度考核中实现追赶进位的目标。

  编辑:徐倩

  统筹:吴亚鹏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