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自贵州“飞赴”河南的翼龙无人机有多强?

发布时间:2021-07-22 14:52   来源:贵阳网  

  7月21日,河南暴雨致灾后,应急管理部调派翼龙无人机紧急出动,于7月21日14时22分,从贵州安顺机场起飞,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4.5个小时抵达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通信中断区,恢复了当地约50平方公里范围的移动信号覆盖,为灾区民众及时报告灾情、报平安提供服务。网友直呼:“太科幻了太强了!”“这就是中国速度!”

  科幻片中的场景变成了现实,众多贵州网友感慨很骄傲,这架续航能力惊人、自带大型“WiFi”功能的翼龙无人机为何如此强大?为何会从贵州的安顺机场起飞远赴河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到@航空工业了解情况。

  “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目前在贵州

  据了解,此次飞赴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的无人机属于翼龙应急救援无人机系列之一——“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翼龙应急救援无人机系列还包括,“翼龙”-2H气象型无人机和“翼龙”-10H近海救援型无人机。具有高可靠性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尤其是作为空中无人通信平台在极端情况下支撑通信保障任务的能力。

  “目前‘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是在贵州,所以接到任务后直接起飞奔赴郑州。”据@航空工业介绍。贵州安顺机场距离河南郑州超1000公里,于当天18时21分进入米河镇通信中断区后,利用翼龙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搭载的移动公网基站,实现了约50平方公里范围长时间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为灾区居民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恢复了移动公网信号;并通过融合空中组网、高点中继等技术,实现图像、语音、数据上下贯通横向互联。

  “截至7月21日20时,‘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的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2572个,产生流量1089.89M,单次最大接入用户648个,为灾区居民及时报告灾情、报送平安恢复了移动公网信号,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航空工业介绍道。

  据悉,7月22日6时15分“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完成任务后降落贵州安顺,飞行近16小时。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翼龙”高端无人机

  据了解,“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翼龙”高端无人机,曾在5月14日在四川雅安参与了国家“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能第一时间抵达“灾区”搭建信息平台、打通“生命通道”。“之前也开展过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都是跨区域长途反应,这次飞赴河南正好接受实战检验!”@航空工业介绍道。

  据@航空工业介绍,“‘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不仅是移动基站,它还是一个无人机系统,该系统由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保障系统组成。无人机本身搭载了光电吊舱、合成孔径雷达、航拍CCD相机、应急通信保障吊舱、应急投送舱等设备。”高先生还提到,这次飞赴河南这次任务不光使用机载通信基站,它还应用CCD航测相机、EOC广电设备和SAR合成孔径雷达,对受灾区域进行拍照和监测,实时将有关信息回传至指挥中心,为应急管理指挥部第一时间确定救援救灾重点方向,以及动员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翼龙’应急救援无人机本身就是一款全天候无人机,更高端的是‘翼龙’-10H近海救援型无人机,2020年翼龙-10无人机还进行了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综合观测试验,完成了对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的‘CT式’扫描。”@航空工业介绍道。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静)

  编辑:张强

  统筹:汪红霞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