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风化人凝聚民心 文明引领幸福“过坎”——记全国文明村镇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

发布时间:2020-12-15 10:57   来源:贵阳日报  

  历史文化、革命烈士、身边好人、美丽家园建设、脱贫攻坚历程、本地出产的“贡茶”、荣获的荣誉……12月10日,走进位于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村委会旁的村史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将田坎村的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演进史鲜活地展现在眼前。

  今年7月建成开馆的田坎村村史馆,如今已成为全体田坎人的文化坐标和精神高地。

  以文化人聚民心,文明新风促发展。近年来,田坎村坚持党建引领,将文明创建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创新治理模式,组建三支队伍,建设五个平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精神文明生活,带领全体村民一起越过了贫困的“坎”,打赢发展的翻身仗。今年11月,田坎村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创新治理模式

  党群齐心建设美丽乡村

  如今的田坎村是2017年由原来的有46个村民组的大村一分为二后组建的,现辖23个村民组、3677人。但刚组建时,田坎村人心不齐、贫穷落后,是贵阳市的20个特困村之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痛定思痛的田坎把党建引领作为走出困境的关键,规范组织,配强班子,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并专门成立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

  “我们实施网格化管理,村支两委成员分片包区,文明创建细化到组,每个村民组长为责任人,还专门制定村民组长考核奖励方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田坎村党总支书记兰才德说。

  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一直以来,水和路是制约田坎村发展的瓶颈。对此,田坎村精准发力,抓住“组组通”三年大会战的历史机遇,完成11条18.2公里公路建设,实施人畜集镇饮水工程建设,全村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同时完善路灯、垃圾斗、污水处理厂、文化广场等建设,进行改厨改厕,定期开展垃圾清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为了增强村民爱护环境卫生、共建美丽家园的积极性,我们创新开展了‘卫生村寨’流动小红旗评选活动,制作了十面流动红旗,每个月考评一次。”兰才德说,现在已经评选了十几次,村民们积极性很高,每个村民组都是你追我赶地争先创优。

  在村委会一楼有一间特别的超市,超市里的牙膏、牙刷、文具等物品不用钱购买,只要用积分够就能兑换。这是田坎村治理模式的又一创新——开设励志超市。

  励志超市实行积分兑换制,每户可得一张积分卡。村民在卫生检查等工作中获得好名次,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参加打扫公共卫生、参与共谋共建等,子女获得表彰、考上大学等可获得相应的积分。

  “我到励志超市兑换过两次,兑换了拖把、洗衣粉、牙膏、牙刷、卷纸等物品。”今年65岁的村民黄文学经常参加打扫公共卫生、帮助村里困难村民喂鸡喂猪等,已积了100多分。他认为兑换的物品虽然管不了什么大钱,但是很有意义。

  据介绍,目前励志超市已经兑换了1000多笔积分,激励着村民齐心协力把家园建设得更靓丽、更美好。

  成立三支队伍

  模范带动树立文明新风

  穿上红马甲、提上扫帚,12月2日,醉美田坎除陋队队长魏成均和队员们一起打扫村干道,随后来到村里的贫困户家打扫卫生、宣传文明知识,并慰问80多岁的志愿军老战士。

  这支远近闻名的志愿者队伍,是去年田坎村为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等的模范带动作用而发起成立的,现在有9名队员。他们经常走村入户打扫卫生、调解纠纷、宣传文明,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为家乡文明建设作贡献。”魏成均说,大家都为村里的文明建设搭把手、出点力,家乡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此外,田坎村还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让党员在文明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亮身份、强作用、作表率、树形象;成立邻里乡亲志愿服务队,发动全村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群策群力、携手奋斗,推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生活富裕、乡村振兴。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田坎村还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紧紧围绕1个中心、依托3支队伍、建设5个平台、探索7条路径,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如今,文明之风在田坎劲吹。田坎村专门成立了文化服务队、歌唱队、舞蹈队、花灯队、阳戏队等文艺团队,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时,建设村史馆,开办“图说田坎——让我看见你”主题漫画展,创作村歌《醉美田坎》、脱贫攻坚微电影《过坎记》,以及《田坎花灯》《田坎阳戏》等文艺作品,增强群众的参与度、获得感和自豪感,为田坎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凝聚发展合力

  发展产业过上幸福生活

  田坎村九成山地,以前只能种点玉米,村民收入低,生活贫困。

  文明兴,人心齐。自强的田坎人要摘掉贫困的帽子。

  开阳县南龙乡,百年前就以产“贡茶”闻名。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推进,田坎村依托富硒山地的资源禀赋,拿出千亩山地改种茶叶,如今茶叶种植面积达8000亩。蓝芝、贡禹、益荣等20多家茶企也纷纷入驻投资兴业,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以流转土地、聘请农户等方式,带动487户群众户均年增收2600元。

  “以前家里就种了两亩玉米,一年忙到头,收获的粮食都不够吃。”60多岁的村民简光华一家有两个残疾人,缺劳力,更缺技能。茶企入驻后,他和妻子都在茶园工作,从“农民”变成了“工人”。

  “以前我们只晓得采春茶,现在乡里引进了大公司,春茶、夏茶、秋茶都能采收。一年中有三个季节,个个月都有工资领。”简光华说。

  同时,田坎村还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将军笋、蔬菜、黄桃、林下养鸡、光伏路灯等特色产业,采用多方借力、抱团发展、利益联结的产业发展模式,盘活农村资源,解决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问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群众脱贫增收。

  2016年,田坎村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识别,有贫困户14户53人;2019年9月30日,田坎村人均年收入达98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53人脱贫出列,稳稳地迈过了贫穷这道“坎”。截至今年10月30日,田坎村人均收入达10800元。

  “淳朴民风张扬时代精神,乡村振兴释放民族豪气。种养基地圆了小康之梦,硒茶飘香喜迎八方宾客。啊,醉在田坎,美在田坎,小康路上感恩奋进走向新天地。”正如村歌《醉美田坎》所唱,如今的田坎村人心齐了,乡村美了,产业兴了,村民富了,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成琼 实习生 邱婷程

  编辑:张强

  统筹:刘慕轩

  编审: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