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麻怀干劲”书写奋斗奇迹

发布时间:2021-07-30 10:59   来源:黔南日报  

  上个世纪末,在距离大关村20公里的另一座大山里,有一个人接过了何元亮的接力棒,带领村民两次挖山,12年“啃”出一条216米长的出山隧道,她就是“当代女愚公”邓迎香。为出路而战的麻怀人,汲取“大关精神”营养,打通了阻隔世世代代的出山路,创造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麻怀干劲”,成为黔南继“大关精神”之后扬起的又一面反贫困精神旗帜。

  穿过麻怀隧道,里面别有洞天。

  夏日的蝉鸣里,荷叶迎风展,荷花向阳开,村庄美得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刚刚从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回来的邓迎香说,一辈子一条路,如今,麻怀村的路,走得更宽广了。

  是的,麻怀村的故事和路有关。

  为出路战天斗地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上个世纪末。

  全村671位群众分散居住在4个小山洼里。村民们要出山,得手脚并用爬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孩子上学读书天不亮就得出发;村里的果子熟了只能烂在地里;村民建房子,材料运输比登天还难;猪养大了只能宰好后分成小块驮运到市场卖。

  然而,村外的那条公路和村民的直线距离仅仅不到一公里。

  这一公里,成了麻怀村民心头无法停止的痛,祖祖辈辈守着一年又一年的贫困。

  1999年秋,国家实施农村电网建设,麻怀村因山高路险,电线杆子和变压器运不进来,眼看点上电灯的梦想就要“泡汤”。

  村干部李德龙意外发现半山腰上有一个40多米长的溶洞,一头连着山里,一头伸向山外。经过商议,村民一致同意以溶洞为突破口,挖一条通往翁井的隧道。

  说干就干,1999年冬月初八的一声炮响,邓迎香和麻怀人拉开了长达12年之久的凿洞修路的序幕。村民们从山的两侧顺着溶洞水流方向,一锄一铲地往里凿……

  没有运输工具,就人背马驮;洞里的石头不好运出山洞,老少就站成一排,石头一块一块地转运出山洞。村民们白天在坡上干农活,晚上加班凿隧道,没有电灯就点蜡烛、点煤油灯干。

  2000年,只能容纳1人爬行的隧洞打通了。经过断断续续的挖掘扩宽,到2011年夏天,一条长达216米、高4米、宽4米的“麻怀隧道”最终建成,麻怀村通车了。麻怀人演绎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故事。

  2014年,在罗甸县政府的支持下,隧道得到加固,路面得到硬化,还安装上路灯,大车小车畅通无阻。

  山路打通以后,村民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盖房子。“以前路不通的时候,盖房子的砖、砂石、水泥只能用马去驼。”村民刘清珍说,隧道通后,他们家的房子几个月便盖好了。

  为致富打开山门

  战天斗地的麻怀人,身上有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头。

  山门打开后,积蓄一身力量的村民,走出大山,他们要闯天下,要挣钱,要过上幸福的日子。

  “不少村民带着孩子搬到县城去住,自己在工地上打工挣钱,孩子在县城学校读书。”邓迎香说,从麻怀走出去的村民,建筑上都是一把好手,有一半以上的人,遍布在罗甸的各大建筑工地上。

  建筑经验丰富的任达发组建了一支建筑队,成了一名包工头。“今年至少能挣个50多万吧。”任达发说,现在的日子和以前天差地别,走出去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村民走出去,产业引进来。

  今年,麻怀村的大棚里种植了红托竹荪。麻怀村驻村工作队员金修付介绍,大棚里种了2亩红托竹荪,亩产量达1500斤。目前市场价每斤50元,能够产生经济效益15万元,带动当地用工60名。

  金修付就是麻怀人,回到家乡工作,他说的干劲更足了。“老一辈人的使命是挖山开路,让麻怀人走出去。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参与到麻怀的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中,搞好‘二次创业’,让麻怀变得越来越好。”

  “我和丈夫加起来,每个月有近7000元收入。”在大棚里务工的村民李紫妹说,她在基地里上了3个多月的班,最多的一次领了3000多块的工资,丈夫在罗甸县城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每个月也有4000块钱。“村里有产业,我们才有挣钱的地方,以前想挣钱都没有门路。”说起如今的日子,李紫妹脸上笑开了花。

  麻怀村的变化,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

  39岁的袁端胜是麻怀村村委会副主任,他成立了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目前养有羊、黑毛猪、鸵鸟、鸭、鹅等,年收益在20万元左右。”袁端胜说,山门打开后,他到江浙一带打工,干过鞋厂流水线操作员,做过鞋厂现场管理、车间主管,最终通过自身努力在2008年创建了自己的鞋业加工厂,年收益有20多万元。

  在事业渐入正轨之时,袁端胜毅然回到家乡,和几个村民合伙成立了“罗甸创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养殖场。2018年,袁端胜养殖的1000多头生猪实现创收100多万元,解决了10多户群众的务工问题,并以20万元的5%、5.5%、6%的比例利益联结10户贫困户。

  “家乡变化越来越大了,我就想回来,为振兴麻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袁端胜说,接下来他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隧道打通了之后,麻怀村一天一个样。脱贫攻坚让麻怀人从“身无碎银几两”变成了“余钱荷包里躺”,年人均收入突破14000元。

  “我们正在打造‘迎香’品牌。”邓迎香说,麻怀村成为省级党建扶贫示范基地、省级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后,接待省内外参观人数上万人次,麻怀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将“人文精神”转化为“市场品牌”,向外宣传展示麻怀干劲的同时,“迎香”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麻怀村立足资源优势,找准目标定位,通过“联村党委+公司+产业+农户”的方式,实现要素聚拢、资源抱团,探索实施联户共建、联产共营、联市共销、联利共赢的“四联四共”发展模式,做实产业文章。今年上半年,麻怀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积累有10余万余元。

  洗礼思想的阵地

  今天,麻怀村已成为贵州省党性教育基地,麻怀干劲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接受的一场精神洗礼。

  重走麻怀出山路,穿越麻怀隧道,参观大关精神麻怀干劲陈列馆,麻怀村产业现场教学,大关精神麻怀干劲主题党课,《大关精神“永放光芒”》《麻怀干劲迎香来》视频教学……

  这是麻怀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的精品课程。生动的教学,让每一位前来参观和培训的学员为之震撼,由衷钦佩。

  2018年11月24日,在罗甸县举行的“挺起大山脊梁决战脱贫攻坚——新时代贵州精神黔南实践”研讨会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季正聚认为,麻怀干劲的“干”字,体现在村民不等不靠的干劲上。中央党校督学、教授乔清举认为,麻怀干劲的“劲”,体现在攻坚克难的力量上,这个力量就是新时代的愚公移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

  靠着这股“麻怀干劲”,麻怀村先后入选为“全省党建扶贫基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教学基地”“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国投集团党员教育基地”“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麻怀村综合示范基地”“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黔南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等。

  麻怀人以不等不靠的志气、敢想敢干的智慧、齐心协力的团结、攻坚克难的拼搏,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自强不息的先进、自我超越的典范,成为镌刻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又一座精神丰碑。

  邓迎香说,以前的“麻怀干劲”是要打通出山路、解决温饱,现在的“麻怀干劲”则是要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建设美丽乡村,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记者 刘雪红 蒙帮婉 肖伟)

  编辑:廖国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