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龙泉镇:创新机制助发展 开拓新路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1-07-29 16:53   来源:黔东南日报  

  近年来,丹寨县龙泉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抓实抓好各项工作,创新推广“三育”工程、“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等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在今年的贵州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龙泉镇党委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盛夏七月至,田园瓜果香。眼下,龙泉镇马鞍村提子园种植的提子即将成熟上市,在合作社的统一安排下,有着多年产业管护经验的村民们加强提子园剪枝、除草等工作,确保今年提子丰产丰收。

  “我们村里有很多产业,不光是提子产业还有吊瓜产业,我们老百姓到这务工也有很多收入,一个人一个月有几千块钱,大家都很高兴,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就有事做。”龙泉镇马鞍村村民杨秀说。

  为把村级产业做大做强,龙泉镇在马鞍村等多个村寨推广实施“三育”工程工作,把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育成产业大户,把产业大户培育成村“两委”班子成员,把产业大户、能人和知识青年培育成党员,通过“三支队伍”的示范带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带动农户抱团发展。

  “在龙泉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马鞍村抓党建、抓产业,我们种植提子有560亩,吊瓜套种板蓝根有180亩,天冬380亩,通过我们马鞍村的多种产业发展,带动老百姓持续增收。”龙泉镇马鞍村村主任王昌明介绍道。

  在龙泉镇高要村产业基地,村民们加强对蓝莓和吊瓜管护,近年来,在龙泉镇党委领导下,通过探索开展“坝区带山区、易地置业”模式,多村共同集中资金、集中资源、抱团发展产业,高要村先后发展起了茶叶404亩,蓝莓161亩,吊瓜124亩,林下天冬463亩,带动100余户农户在基地稳定务工增收。

  “村里面有合作社,我们天天来这里干活,一年也有上万元的收入,我们觉得很好。”龙泉镇高要村村民汪昌协高兴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泉镇在各个行政村通过党建引领,选优配强领头雁,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体系,凝聚基层组织力量,锻造了敢想敢干的村干队伍,构建了“千斤重担合力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龙泉镇高要村党支部书记刘绍文说:“通过支部的引领,我们村的产业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主要把有文化的年轻人吸纳到我们的班子里面,壮大我们的班子队伍,为我们下一步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如今,龙泉镇群众安居乐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目前,龙泉镇发展农业产业项目144个,产业项目累计分红达300万元。其中,集中打造了马寨、五里两个万亩坝区,实施高要、高排、马鞍等3个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基地,覆盖、带动全镇17个村抱团参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成果共享。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乡镇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龙泉镇将围绕省、州、县扩规模、优品种、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拓市场,全面纵深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目前我镇已完成中药材种植9300亩、蓝莓3100亩、茶叶6300亩、精品水果3710亩。接下来,我镇将按照县‘一带两线三圈’产业发展布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抓实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龙泉镇党委书记杨志远说。

  编辑:陈晨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