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党史记忆·致敬英雄㊱|聂汝达

发布时间:2021-07-08 14:51   来源:贵阳网  

  聂汝达,贵州贵阳人,生于1911年3月26日。他幼年失掉父母,1931年在姐姐的资助下,只身去到上海。他在大夏附中高中和大学求学期间,正值日寇侵占我国领土,欲图灭亡中国。“九·一八事变”时,聂汝达激于学生的爱国热忱,与友人组织阅读新书报活动,并由学友丁兆临介绍入大夏“九一八”读书会,从此即奋起为抗日爱国运动而努力。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驻上海的十九路军迎击日寇,开展了英勇的淞沪保卫战。中国共产党发动上海10万日厂工人大罢工,号召工人、学生组织义勇军,担任作战运输、救护、侦察和募集资金、支援前线等工作。聂汝达除亲身在上海参加革命活动,从事抗日救国工作外,还经常将战斗情况书告并转寄新书刊至贵阳家中。

  12月8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宣告成立,聂汝达由江男俊介绍结识了该会的沈钩、史良、沙千里诸位负责人,抗日救亡意志更加坚定。聂汝达在上海,是学联主席团主席之一。12月19日,他参与上海市各学校同学游行示威,直抵市府,追使市长吴铁城出面答复。24日,与上海市13所学校和各民众团体到南京路举行游行大示威,又到火车北站乘车赴南京请愿。火车行至青阳港,遭到重重阻碍。从南京开来了装有4000余人的兵车阻拦,走在前面的11人被拘留。各校当即推举聂汝达为总代表与同行的11人前去与宪兵司令交涉释放被捕的同学,不料反遭扣留,经26小时方才放出。1936年1月24日,又和上海市各大、中学校组织扩大宣传团赴乡进行宣传。经过8天的步行,到达苏州,却遭军事押回上海。后在上海进行救亡工作,经常是在逃亡中坚持不懈地前进。3月28日,全国学联等备会在上海宣告成立,有沪、平、京、汉等地的地方代表参加。4月21日筹备会集会招待中外记者,主旨是使外界明确筹备经过,为即将届临的红五月领导全国学生一致行动做准备,使救亡运动更具体化。

  聂汝达在1937年上海大夏大学毕业后,返回贵阳,即有中共党组织之贵州学联负责人李策(1938年2月被捕,1941年1月牺牲)常来家中联系。聂汝达随即赴黔西中学,继至兴义中学教书,均以向学生灌输抗日爱国思想及介绍新书刊而为当地国民党县党部所不容。1939年,至贵阳私立达德中学担任教导工作。时值学校创办人之一黄齐生(“四八”烈士)从省外归来,黄老先生常在集会上讲述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抗日的情况,王若飞同志在绥远、太原与国民党反动派坚决斗争的光辉事迹等。聂汝达则介绍红色书刊,与学生摆谈自身在沪亲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事迹,并与进步师生戴馥、高启、陈月乔、龚琪等组织读书座谈。因此,他被学校童子军教练监视。未及期终,聂汝达被迫解除聘约,离开达德学校。

  1942年,聂汝达到母校大夏大学附中(1937年大夏大学迁来贵州)教书。由于参与大学部同学策划救亡工作,大夏学生张诗隽(聂汝达侄儿的爱人)被特务分子用枪射伤。事出不久,教育厅厅长傅启学派亲信到学校警告:“聂汝达必须离校,今后不许再在教育界工作。”为了生活,聂汝达在达德校友的帮助下,转业到田粮管理局(该局负责人何玉书系达德学生)工作。

  不久,于1945年10月16日,国民党省党部派遣特务将聂汝达秘密逮捕入狱。在狱中聂汝达始终坚贞不屈,顽强战斗,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据放出的难友杨光文(聂汝达的学生,再度入狱后即殉难)所说,聂汝达在狱中,常鼓动同狱者尤其是初入狱的青年坚定革命意志,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并经常用随身携带的剪子给难友们理发,不为敌人的威胁利诱所动、不为威武所屈。直至贵阳市解放前夕,即1949年11月11日,聂汝达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贵阳大南门纪念塔附近的马家坡,时年38岁。

  (资料来源: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李平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