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六个一批”带动搬迁群众就业

发布时间:2021-02-09 10:19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临近年关,家住开阳县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赵德祥,置办了鸡鸭鱼肉、腊肉香肠、水果蔬菜等年货,准备过一个热闹喜庆的新年。对他来说,能过上这样的一个新年,是他曾经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易地搬迁之前,赵德祥住在开阳县最为偏远的高寨乡杠寨村,那里只能种些传统作物,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加上家里三个娃要读书,妻子还患病,日子过得清贫拮据,全家挤在一间砖木混搭的旧房里,跑风漏雨。

2019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赵德祥一家搬到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房三室一厅,宽敞亮堂,厨房厕所干净卫生,小区里有学校超市,公交车也很方便。”赵德祥说。

但五十多岁的赵德祥最担心的,还是生计问题——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家有病患,出不了远门;娃娃读书,少不了花钱。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让贫困群众搬得出,更要让他们稳得住、能致富。深谙此理的东湖社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提出以“六个一批”为切入点,帮助易地搬迁群众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阳县紫兴街道东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安琼介绍,位于东湖社区的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134.3亩,共安置1380户5836人,是贵阳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针对搬迁群众文化水平偏低、就业技能不足、就业信息不畅通等实际情况,社区以“六个一批”为切入点改善就业环境,全力建设有温度的“三感社区”。

东湖社区提出的“六个一批”,即发展产业就业一批、引进企业就业一批、劳务输出就业一批、推荐岗位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就业一批、自主创业就业一批,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易地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问题。

在社区的帮助下,赵德祥在位于小区标准化厂房的贵州蒂衣服饰有限公司找到新工作,专门从事缝制衣服、箱包等工作。

“2020年5月,公司刚开业时,我就进来培训,一个月后正式上岗,每个月能赚至少2000元。”对于新工作,赵德祥很满意。他说,从家里出门,走几分钟就到公司,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赚钱养家,心里总算踏实了。

为就近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开阳县在东湖社区建设了1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出台租赁“三免两减半”优惠政策。目前,已有创铭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贵州户户达农村电商物流有限公司、贵州蒂衣服饰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驻。同时,开阳县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在贵州蒂衣服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春晖扶贫车间”“雁归圆梦扶贫车间”“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预计能解决400人就业。

除此之外,东湖社区通过“村居融合发展”,实施“1+1+N”党建示范产业带动项目,引进乾鹏骏驰有限责任公司,积极鼓励易地搬迁群众组建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独脚莲种植;整合周边土地资源,将安置点周边土地协调租赁给易地搬迁群众耕种,发展“微田园”;强化政企合作,建立用工信息采集、劳务输出对接、维权保障一条龙服务体系,订单式输出劳务;联合县人社局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专场招聘会,为搬迁提供数千个合适岗位,同时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就业,全方位拓宽群众就业途径和增收门路。

2020年,东湖社区通过多渠道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安置点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比迁入时平均增长112%。东湖社区蒋家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荣获“全国最美安置点”和“贵阳市五星级搬迁安置点”称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编辑:徐冰娅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