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给世界一个“山地公园省”

发布时间:2021-01-16 18:01   来源:天眼新闻  

  北盘江大桥

  今天的贵州,正展示给世人一幅全新面貌:66个贫困县全部出列,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让内部交通畅行无阻;公路网高铁网航空网构筑起立体交通网络,以及西南交通枢纽地位和陆海新通道建设,让贵州和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畅通联结,昔日深居西南内陆山区的神秘贵州,正大步走向前台,展示在世界面前。

  走上前台,贵州携带厚礼而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正是向世界奉献出的独特而无限美好的珍品。2020年岁末2021年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要把贵州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

  日出娄山关

  “山地公园省”的国际范

  山地崎岖、偏远封闭,使得千百年来的贵州人守着青山,也守着贫瘠。如今山门别样开,游人纷至来,昔日发展之劣势,变成今日之优势,利用这些优势,贵州正全力打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享誉世界的旅游产品。

  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这个由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2015年落户贵州黔西南。一年之后,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大会登上历史舞台,与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比翼齐飞。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贵州省体育局供图

  多年的发展到今天,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已沉淀了众多品牌赛事,贵阳国际马拉松、紫云格凸河国际攀岩节、环雷公山超百公里跑、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挑战赛等,纷纷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贵州拥有的具有国际“范”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多。“中国温泉省”“山地索道省”得到世人认可,红色文化旅游带依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红遍全国,世界名酒文化旅游带因有国酒“茅台”声名鹊起,山地桥梁奇观为贵州赢得“世界桥梁博物馆”美誉;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因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天眼”而享誉全球。

  遵义会议会址贵景网供图

  与此同时,贵州为推动春夏秋冬四季旅游均衡发展,正加快构建贵阳和安顺“山地旅游+集散地+避暑度假”、遵义“长征文化+研学培训+茶酒文化”、六盘水“避暑康养+冰雪运动”、黔东南“山地旅游+民族文化”等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多极拉动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系统提升特色山地旅游产品品质和品牌。要把“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擦得更亮,向世人奉献更美的贵州。

  举全省之力推动旅游产业化

  自然山水、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重点景区建设以及十五年旅发大会持续推动,贵州旅游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6年至2019年,全省接待外省入黔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跃居全国第3位,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增至11.6%,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如今,立足新发展阶段,大力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成为必然要求,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成为重要目标。

  平坝小河湾

  走进安顺市平坝区小河湾村,茂林修竹、参天古树,游客可信步田园,感受清风徐来、芳草飘香;亦可以走进农业观光园,体验农业采摘的乐趣。

  “这里离贵阳不远,周末来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吃吃农家乐,还可以买点土特产。”贵阳市民小吴是小河湾村的常客。据了解,近3年,小河湾游客接待量平均增速为41.2%。2019年,全村共计接待110万人次,景区整体营收2030万余元。

  乡村旅游,是贵州山地特色旅游产品之一,因回归田园自然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城里人的追捧。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起步早、率先走旅游扶贫之路的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农家乐近万家。

  黄果树大瀑布贵景网供图

  立足山地特色,贵州正加快完善山地旅游产品,通过优化传统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推动乡村休闲游,培育打造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农业主题公园;发展避暑康养旅游,整合自然风光、气候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民族医药及生态黔菜等,打造特色鲜明的度假区、旅游小镇、水利风景区、森林康养基地、疗养基地;推动体育健身游,升级打造体育公园、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特色小镇,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推动文化体验游和研学探险游,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加强传统村落、民族建筑、历史文化遗迹等保护利用,推出文旅深度融合产品,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等项目。

  与此同时,贵州加大力度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走全社会办大旅游的路子,促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联动,发展壮大旅游主体,引领贵州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融合发展让旅游带动百业兴旺

  进入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阶段,促进贵州“双循环”,旅游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抓手。通过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必将形成各业相互促进,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新局面。

  2020年12月12日,贵阳市花溪区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花小莓”发布暨首届草莓采摘季启动仪式举行。嘉宾游客们纷纷走进生机盎然的草莓园,兴致勃勃地选择心仪的娇艳草莓采摘购买。原来市场上每公斤20元的草莓,如今融入旅游场景中,其身价陡增为每公斤60元。这是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效益的一个典型场景。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涉及产业链条长,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多次链接,可以将很多产业串联在一起,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平塘大射电望远镜李宁摄

  通过农旅结合,贵州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加快发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农业主题公园不断涌现,推动农文旅商一体化发展;通过工旅融合,贵州涌现出了茅台酒文化旅游、黎阳航空小镇三线旅游、万山汞矿旅游转型等典型,大力发展高端旅游和户外运动装备、康养医疗器械等制造业;通过与新型城镇化结合,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城镇品质,大力发展吃、住、娱、购等产业,既促进旅游发展,又繁荣县域经济。

  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产业是一个全域覆盖、快速流通、环境优美、促进文明的产业,旅游业大发展,必然带动交通物流、城乡交流,激活发展环境,促进内外循环,必将推动贵州加快融入发展新格局,开创发展新局面。(记者李玉红曹雯)

  冬日温泉康养游

  编辑:李平平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