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南明小学帮扶从江县大歹小学见闻

发布时间:2021-01-14 09:29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2020年12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名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大歹小学名列其中,荣誉背后,饱含着南明区南明小学对大歹小学的倾力帮扶。

  改善教学环境、教师驻点帮扶、开展交流培训……自2019年南明小学对大歹小学实施为期三年的“组团式”结对教育帮扶以来,南明区教育局党委深入分析大歹小学发展路径,按照“先改善办学条件,重抓实教师培养,强推进教学提质”的思路,派出由南明小学5名骨干教师组成的帮扶团队长期驻点,确保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共成长,三年同发展”的帮扶目标,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燃大歹村希望之光。

  完善基础设施 让孩子“有学上”

  大歹村位于从江县西北方向,距离县城25公里,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寨,也是从江县最为贫穷落后的村寨之一。多年来,大歹小学基础设施陈旧,教学设备落后,新建成的新校区基础设施亟待完善。改善教学环境,成了帮扶的第一要务。

  为此,南明小学帮扶团队往返于贵阳从江两地,协调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落实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帮助修建学校洗澡间、晒衣房等,改善学校用水用电问题及居住条件,为学校师生创造舒适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设计与建设,营造学校优良育人氛围。

  如今,大歹小学告别了往日“麻雀校”的落后局面,除了最基础的教学楼外,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学生食堂、标准化运动场一应俱全,计算机房、图书室、学术报告厅、音乐舞蹈室、STEAM科创实验室等各类功能部室齐备,校园网、班班通实现全覆盖,教学环境大大改善,坐落在大山里的大歹小学成了全县最好的村级小学。

  改变教育方式 让孩子“来上学”

  硬件跟上来了,思想观念不能停留在原地。大歹村信息闭塞、教育基础薄弱,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教育问题不重视,这些造成了孩子们胆小害羞的性格,学习兴趣也不高。

  怎么让孩子们喜欢来上学?帮扶团队下足了功夫。

  孩子们喜欢吃,老师们自己掏钱买来糖果分发,和孩子们交朋友;孩子们喜欢游戏,老师们就和孩子们一起玩,当孩子们的伙伴;孩子们喜欢手工,老师就教他们把捡来的树叶拼成画……

  同时,帮扶团队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毕业生毕业典礼等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的载体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推进多彩教育,创建足球、篮球、绣花、礼仪等特色社团,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朗读、写字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优化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育人网络,组织开展“文明新风进农村·小手拉大手”家长开放日、“爱学习之家”评选等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上学后点点滴滴的改变,转变村民教育观念,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渐渐地,村里的孩子们爱上了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家长主动送孩子来上学,没有一个适龄儿童失学辍学

  共享优质资源 让孩子“上好学”

  提高师资力量,是教育帮扶中的重要一环。此前,大歹小学只有2位公办老师、2位代课老师,师资力量极度缺乏。为此,帮扶团队遵照《组团式帮扶大歹小学教育教学提升方案》,组织大歹小学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同做省级课题,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

  同时,帮扶团队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思路,邀请南明小学优秀教师送课到校,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带到学校,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组织大歹小学教师到南明小学进行跟岗学习,拓宽教育视野,打造一支“靠得上、留得住、用得好”的师资队伍。

  “平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在跟岗学习中很快就找到了突破点。”说起到南明小学的跟岗感受,大歹小学语文教师潘德花表示,通过和南明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开展教研活动,她进步不少,收获颇丰。

  为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南明小学帮扶团队及公益爱心组织还多次举办活动,带孩子们走出大山“看世界”,与外界沟通交流。“童眼看世界、童心向未来”“音乐之旅”……一次又一次大山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大歹孩子心里播下了成长与希望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在南明小学的爱心帮扶及大歹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大歹小学获得从江县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明小学帮扶团队获得从江县组团式帮扶特殊贡献奖,南明小学帮扶团队成员均获得黔东南州及从江县“优秀支教工作者”称号。

  如今的大歹小学,学校美起来了、教师强起来了、孩子笑起来了,南明与大歹共同书写出扶贫协作的精彩答卷。未来,南明与大歹将继续携手,持续巩固教育帮扶成果,加深教育互助情谊,让帮扶的力度更大、质量更好。

  王丽霞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冉婷林

  编辑:李华莹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