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字诀” 念好“发展经”——贵阳经开区成为贵州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探因

发布时间:2021-01-10 14:18   来源:贵阳网-贵阳日报  

  日前,国家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文,批准贵阳经开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这是贵州省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此项国字号招牌,西南地区仅有两家园区获得,全国仅有10家园区获得。在示范园区创建过程中,经开区如何从全国参建园区中脱颖而出?如何促进园区创建?创建成效怎样?近日,记者对经开区相关单位进行了采访,探究经开区成为贵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创建路径和经验做法。

经开区

  用好“转”字诀

  促进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

  作为贵州工业集聚区,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过程中,经开区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奇瑞万达是位于小孟工业园的一家客车制造龙头企业,近年来,该企业围绕更小的车型、更大的空间、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安全系数,不断创新研发,促进产品迭代,推出了一系列对环境更友好的新能源客车,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促进产品迭代、转变生产方式,是当前经开区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在园区创建过程中,经开区坚决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着力在“转”上下功夫,不断优结构和存量,加快引增量,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形成生态产业链条,建成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先行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之路。

  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产业规划,以全局思维推进园区创建。经开区按照“拓空间、强功能、优产业”的思路,积极实施“南延北接、东扩西进”城市发展战略,形成以商贸为中心的黄河片区、以工业重点开发的平桥片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金竹片区。以2018年为例,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值达到618.8万元,实现节约集约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经开区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转型升级为目标,狠抓主导产业发展,生态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例,经开区把智能制造作为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以航天十院、詹阳重工、奇瑞万达等主机企业为龙头,以贵航股份、枫阳液压等零部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在优结构的基础上,经开区不断优存量。以“千企改造、一企一策”促进“大数据+传统产业”改造计划实施,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目前,航天电器的“精密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贵阳海信的“智能电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多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一“优”一“引”,跑出转型“加速度”。在招商引资中,经开区将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排除在外,开展“产业链招商”“绿色招商”,通过以龙头带配套、以配套促龙头的形式,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高效、绿色的产业链条加速形成。

经开区

  用好“治”字诀

  完善基础设施 擦亮发展底色

  “要留住企业和人才,提高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是重要一环,通过生态环境治理,我们要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目标,增强企业工人和辖区群众获得感。”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邦说,治理生态环境,首先要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

  走进位于经开区三江口的麻堤河再生水厂处理现场,只见处理过的污水清澈见底,经排放口统一排放。水厂于2019年建成投用,总投资2.2亿元,是贵州省第一家地埋式污水处理厂。

  麻堤河再生水厂主要服务陈亮河、麻堤河、花溪河段沿线工业企业,解决了以前污水无处排放、直入河流的难题,帮助15万人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目前,水厂每天污水处理量为3万吨。”据麻堤河污水处理厂副厂长曹永慧介绍,经过处理的水除了作为河流补给水外,部分还被循环利用。

  不仅是再生水厂,经开区还全面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新建排水管网里程超过五万米,园区主要骨干路网及污水管网基本形成,污水管网总长度达80余千米。

  在园区能源方面,经开区目前已实现天然气管道直通园区,园区全部使用以煤气、电力、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实施环城绿化、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等工程,完成提升和改造13个社区公园,完成大屯山竹文化山体公园建设。目前,三江口星月湾公园、滨河公园的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春节前对市民开放。

  生态治理是一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兼具长远目光和治理勇气。2013年以来,针对被列为重点污染源的11家涉重金属处理类企业,经开区加大治理力度,帮助实现清洁生产,并关闭淘汰4家,投入4200余万元对7家企业的生产线、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经开区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工程,经开区生态持续向好。服务园区的污水处理厂由2个增到5个,污水处理能力每天达27万吨,效率提升275%;阿哈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麻堤河、陈亮河成功摘掉劣五类河流帽子,水质达到水体功能区要求。

经开区

  用好“管”字诀

  创新监管手段 强化监管力度

  最近,经开区的园区道路上时常会有两台智能监管车辆在“巡逻”,车辆所到之处,相关环境数据以秒级实时体现,并传至经开区城市数据中台,一旦发现异常,信息可实时传给生态环境局,快速解决问题。

  这两台环境监管车辆,是经开区以新基建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的移动监管设备,其中一台为环境智能监管专车,主要监测pm10、pm2.5、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六项常规环境参数;另一台是VOCS监管车,可监测包括200多个环境因子在内的易挥发有机物。

  据监管车辆运营方——贵州数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波介绍,这两台车辆相当于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他表示,“‘千里眼’是车上的监测探头,可实时采集空气数据,‘顺风耳’则是车内装载的分析仪器,对‘千里眼’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它们的配合,可快速解决环境监管难题。

  新基建是经开区强化生态监管的最新手段。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加大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经开区环境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环境监管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在对企业的环境监管中,经开区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每月对辖区75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检查,检查做到规上企业全覆盖。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前,部分企业不重视,我们通过调动企业纪委介入到生态监管中来,发挥了企业在生态监管中的主体作用,2020年5月来,全区企业内部自查问责便达40余人。辖区群众也积极通过12345平台反映环境问题。”经开区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大队长吴忠斌告诉记者。

  为提高监管效率,经开区在贵阳市首推生态环境司法联动工作机制,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和公安分局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2020年,经开区处理了两起生态环境污染罪案件,取保候审3个案件,取缔散乱污企业12家。

  用科技手段助力生态监管。在示范园区创建中,经开区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破解监管难题,建设集大数据管理、固体废物交易、应急管理、信息公开、大数据应用分析为一体的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覆盖全面、技术先进的“水、陆、空”智慧环保管理平台,不断提升生态管理能力和水平。

  “执法监管与生态园区建设紧密相关。”据吴忠斌介绍,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助力,经开区生态环境治质量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的73.7%提升到目前的98.4%,水环境100%达标,企业污染物100%达标排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

  编辑:宋德政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