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养龙司镇村民刘大发:好日子就要来了|我的扶贫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25 09:57 来源:息烽县融媒体中心
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圆小区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这里集中安置着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368户1519人,我就是其中一员。

息烽县团圆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我叫刘大发,老家在息烽县养龙司镇幸福村。我和妻子都是残疾人,文化不高,又缺乏技术,一年下来家庭经济收入甚少。
过去那些年,遇事拿不出钱是家里的常态。特别是两个女儿都上大学后,每每一到孩子开学的时候,学费、书本费、生活费让我们无力负担,不得不伸手向亲朋好友借钱救急,最多的时候负债四五万元。由于身患残疾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一家被当地政府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为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希望。2019年,我们一家迁入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圆小区,这是我们从没有想过的生活。

刘大发的新居
新家是敞敞亮亮的小洋房,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小区里有社区医院,医生是息烽县人民医院派驻过来的;小区成立了居委会以及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可以帮助居民解决烦心事、闹心事;除此之外,小区还有幼儿园、停车场、超市、娱乐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我们就这样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起初,搬到这里我也挺忧虑的,在农村尚且可以做农活,在城里若是没有工作便没有收入。一家人往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后来发现这份担心是多余的,当地政府早已为我们考虑到了。政府为我安排了小区保安的工作,为妻子安排了小区保洁员的工作。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妻子还在附近一家公司应聘上了保洁员,再加上各项补贴,每月我们至少能收入5000元。
我常常在想,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我们切实感觉到党和政府真正在践行当初对我们“搬来住”向“住得稳”“能致富”的发展承诺。我也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时代,享受了党的扶贫好政策。
现在,我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为了减轻党和政府的负担,我们为她申请退出了城市低保;小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在我和妻子的努力工作下,负债也快还完了,我们也即将拿到新房的产权证……住进新家,我们感到无比幸福。
如今,贫苦的日子已然远去,好日子就要来了。
编辑:杨娜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
中国绿茶新金三角:贵州!凭什么?
-
陈晏赴京拜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
贵阳去年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 全年357天优良好空
-
展示艺术精品 提供美育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阳光云海相约来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新发展理念下的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以来,贵州省市场主体特别是中...
-
贵州多举措发展生态家禽产业
春暖花开,“黔凤”飞舞。前不久,遵义市4000羽生态乌骨...
-
贵州加快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转变
辣椒,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省...
-
贵州省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再创新高
4月3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19年贵州省技术合同登记...
-
贵州省科技厅开通科研失信举报信箱
近日,贵州省科技厅官方网站上设置的科研失信举报信箱已...
-
NFL伦敦赛、墨西哥城赛因新冠疫情取消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记者王集旻)美国职业橄榄球大...
-
世界羽联:汤尤杯推迟到10月举行
据新华社电世界羽联日前宣布,今年在丹麦奥胡斯举行的...
-
“英国体育”因奥运延期向政府申请5000万英镑额
新华社伦敦5月5日电(记者张薇)据英国广播公司(BBC)...
-
两大网球协会将为运动员设立纾困基金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男子职业网球选手...
-
“劳模”时德帅:进国家队是奋斗目标
中新网5月5日电据法新社消息,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伦...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