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态屏障,绘就绿色贵阳
发布时间:2020-06-18 16:59 来源:贵阳网
贵阳网讯 仲夏时节,林城贵阳绿树成荫、碧水穿城。漫步在阳光下,沁人心脾的空气扑面而来,凉爽气候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绝伦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贵阳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贵州)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成效不断彰显,“爽爽贵阳”生态品牌的影响力和声誉度日益提升。
强化顶层设计,布局绿色发展
炎炎夏日,当很多城市都进入炙烤模式时,贵阳却以23℃的夏天让全国艳羡,“避暑之都”的美誉声名远扬。
依托气候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贵阳市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强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贵阳市先后出台《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从政策层面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筑牢生态文明根基;成立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议事机构,定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为从法治层面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贵阳市相继制定和修订了《贵阳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贵阳市绿化条例》《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同时,生态保护“两庭三局”司法体系迅速成立,建成“贵阳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建立起“司法、行政、公众”三方联动机制。构建“非对抗环境社会治理模式”,支持和鼓励市民、律师、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截止2019年底,贵阳市环资两庭共受理各类环保一审、二审案件2760件,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共计81件,贵阳的“绿水青山”通过司法手段得到有力保护。
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环境质量
2019年,贵阳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8位,省会城市中排第4位;
纳入国家和省“水十条”考核排名的16个国、省控断面达标率为100%,水质Ⅲ类以上优良断面15个,水质优良率为93.75%;
全市16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在这一连串的令人振奋的成绩背后,是贵阳市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为全力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在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管控方面,贵阳市完成全年十大行业治污减排任务,完成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开展工业炉窑整治,关停取缔相关非法砂石场企业。
在全流域强化水环境治理方面,贵阳市开展水源地保护、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劣五类河流治理等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建立贵阳乌江段入河排污口初步名录;完成“河长制”制度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河湖生态健康考核评估。

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贵阳市整合执法力量,规范行政执法,试行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程序规则,建立生态环境执法计划、案件审查制度,强化生态环境司法联动和日常环境执法,制定《贵阳市第一批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并实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首批确定“正面清单”企业24家,促进企业守法、 推动企业守法和执法并重。五年来,贵阳市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531件,处罚金额1.4亿元,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抓环境保护就是抓经济建设。有了生态保护的根基,贵阳的经济发展再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2019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经济增幅连续6年在省会城市位居前列。
坚持生态建设,筑牢生态屏障
作为贵州省会,贵阳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同样展现出省会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时刻筑牢多彩贵州的绿色生态屏障。
为持续开展林业建设,贵阳市积极实施森林抚育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2019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
为完善公园体系,拓展市民生态活动空间,贵阳市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各类公园达到1025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到13.4平方米,逐渐形成“布局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公园绿地体系。

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贵阳市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已建成35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50.21万立方米/日,所有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5%以上。
在环境保护修复方面,贵阳市已治理完成黑臭水体28处,建成海绵城市项目20个,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通过验收,城市涵养水资源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1月底,全市煤矿数量从整合前的104个减少到28个,磷矿矿山数从42个减少到23个,铝土矿矿山数从88个减少到52个,砂石矿山总数从原来的488个减少到98个。
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今,踏上新征程的贵阳已将绿色发展转化为前进路上的强大动力,继续以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档升级,不断满足全市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奋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爽爽贵阳新未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昌金鋆
编辑:胡家欢
统筹:赵子滟
编审:干江沄
-
中国绿茶新金三角:贵州!凭什么?
-
陈晏赴京拜会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
-
贵阳去年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 全年357天优良好空
-
展示艺术精品 提供美育服务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美术作品展在贵州美术馆展出...
-
阳光云海相约来
在送走2018年最后一场雪后,1月5日清晨,兴义市敬南镇...
-
新发展理念下的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以来,贵州省市场主体特别是中...
-
贵州多举措发展生态家禽产业
春暖花开,“黔凤”飞舞。前不久,遵义市4000羽生态乌骨...
-
贵州加快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转变
辣椒,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省...
-
贵州省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再创新高
4月3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019年贵州省技术合同登记...
-
贵州省科技厅开通科研失信举报信箱
近日,贵州省科技厅官方网站上设置的科研失信举报信箱已...
-
NFL伦敦赛、墨西哥城赛因新冠疫情取消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记者王集旻)美国职业橄榄球大...
-
世界羽联:汤尤杯推迟到10月举行
据新华社电世界羽联日前宣布,今年在丹麦奥胡斯举行的...
-
“英国体育”因奥运延期向政府申请5000万英镑额
新华社伦敦5月5日电(记者张薇)据英国广播公司(BBC)...
-
两大网球协会将为运动员设立纾困基金
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男子职业网球选手...
-
“劳模”时德帅:进国家队是奋斗目标
中新网5月5日电据法新社消息,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伦...
-
《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13日在京发布《中...
-
司考改革:想拿双学位当“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几乎所有非法学专业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