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正在加载中...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综述:为携手共建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力量
7月13日,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落下帷幕。 3天时间,22个主题论坛和6场重大活动,来自7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或聚首云端,或亲临现场,围绕低碳发展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主题,碰撞思想、凝聚共识、畅想未来,共同呈现了一场生态文明的全球盛会。 高度赞同共同追求 论坛上,各界各方嘉宾在发言中纷纷表达了对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赞同。充分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的共同追求。 塞尔维亚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在致辞中说,塞尔维亚政府目前正在为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制定战略和法律框架方案。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十分密切,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合作潜力巨大。 汤加首相波希瓦图伊奥内托阿表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为国际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促进了国内外广泛交流与务实合作。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两国在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共同守卫蓝色地球、绿色家园。 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表示:世间万物都是互联互通的,现在是文明拥抱生态的最佳时机,本次论坛为我们携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通过国际、国内的互动,论坛成果将影响今后十年的议程,也为十四五开局作出了贡献,为可持续发展2030议程的落实增加了希望,向着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迈出了新的一步。论坛秘书长章新胜在闭幕式上表示。 走过十多年历程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国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站在新的起点上,论坛一定能够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凝聚合力达成共识 本次论坛发布的贵阳共识,鲜明回应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时代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必将在引领绿色发展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在本届论坛开幕前,不少海内外媒体记者就期待在今年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寻找答案,希望看到低碳发展的中国方案。 满怀的期待迎来振奋的回响。以会论碳,从论坛主题到研讨内容,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多话题聚焦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路径,搭建起一个平台型国际智库。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再华在谈到喀斯特地区的碳中和实现方式时表示,喀斯特地区可以从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碳酸盐风化碳汇学说)和水生生态系统出发,增强地表和流域碳汇能力。 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认为,就目前而言,要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需要由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点,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链这个面以绿色低碳为发展道路。 在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看来,要想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谋求生态发展,需要找到一条能够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方法,而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迈出关键一步,贵州则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参考。 在生态文明法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治理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进一步凝聚智慧、达成共识、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治理贡献智慧。 在绿色金融主题论坛上,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全球领袖俱乐部主席达尼诺图尔克等10位国内外行业翘楚、知名专家,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趋势、绿色产业与金融、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支持新能源发展等进行广泛深入交流,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群英荟萃,观点纷呈。各位专家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和22个专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贡献经验与智慧,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达成广泛共识。 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本次论坛推出一批绿色产品、绿色技术,达成了一系列战略性、建设性合作协议、合作项目,必将有力促进越来越多的绿色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技术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表示:绿色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倡议机制中备受关注。它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技术开发和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工具,也是实施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共同的责任,我期待中埃两国,通过这一备受重视的论坛增进合作。 此次论坛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合作基础。中国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行动,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来解决系统性问题,是很好的示范实践。毫无疑问,中国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是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表示。 搭建对话平台,促进开放合作。一系列成果相继落地。《2021贵阳共识》成功发布,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共同主张。 绿色发展市长论坛发布《一带一路城市绿色发展合作联盟倡议》,成立了一带一路城市绿色发展合作联盟,致力于建立促进技术创新、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务实合作的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机制。南京市、德国欧绿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世界城地组织等来自国内外城市、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和智库作为成员加入联盟。 智慧助力农业创新绿色引领产业未来主题论坛上,全球环境基金(GEF)七期项目发布,其实施旨在支持中国农业景观和农业食品价值链向环境和生态可持续的规模化创新转型,为乡村振兴、气候适应性等提供有力支撑。 一项项成果的出炉,展示了中国在生态领域对外开放合作的努力,展示了中国和贵州近年来生态文明研究和建设的诸多成就,更展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共识。 开拓创新久久为功 本次论坛线上线下结合,跨越时空对话,会、展、招一体推进,体现了主题、内容、形式的三大创新。 突出既论起来、又干起来的论干结合,推动绿色产业招商项目落地。闭幕式上,贵州省能源科技产业城项目、贵州大龙年产10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贵州省生态环境静脉产业园项目、遵义康养产教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六枝特区中商科技新能源物流车生产及销售项目、安顺经开区大肥牛数据中心及牛养殖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等10个项目集中签约。 突出绿色产品展销和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展示。论坛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设置了展示平台。来自省内外的172家农特产品和建材、新能源、文旅企业,近500个品类产品登场亮相,接受省内外消费者的点评检验。 这是在论坛上举行的首届绿色产品展,集中展示福建省和贵州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设有线上和线下两个馆,包括福建主宾省展区、贵州展区和国家及跨国企业展区3个展区,集中展示近年来福建、贵州和希腊、爱尔兰、瑞士等地生态文明发展成果,其中福建主宾省有14家企业、72个产品参展,贵州有150家企业、370个产品参展,国家级跨国企业展区有3个国家和8个跨国企业参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苏颉)
时间:2021-07-14
总金额约550亿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式上,一批绿色产业项目签约
7月13日下午,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式在贵州贵阳举行。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章新胜介绍,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全省上下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现已促成88个绿色产业项目达成合作,合同投资总额约1100亿元。 闭幕式上举行了绿色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的项目共10个,签约总金额约550亿元。 现场签约的10个项目名称(投资方) 1.贵州省能源科技产业城项目【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2.贵州大龙年产10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协鑫金控(上海)有限公司】 3.贵州省生态环境静脉产业园项目【中核绿能投资贵州有限公司】 4.遵义康养产教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四川百年益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5.六枝特区中商科技新能源物流车生产及销售项目【中商(衢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安顺经开区大肥牛数据中心及牛养殖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成都大农科技有限公司】 7.毕节市七星关区建筑玻璃深加工项目【湖北菲优迪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8.黔东南州台江县天能电池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9.黔南州独山县爱斯特医药及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贵州基地项目【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旅+产业链一体化项目【金恪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天眼新闻记者陈大炜王法闻双唐舒然)
时间:2021-07-14
贵阳贵安: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作为省会城市,贵阳积极抢抓强省会五年行动发展机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贵阳贵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为着力点,贵阳推动蔬菜产业加速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目前已投资13.2亿元,建成2.5万亩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机耕道172千米、水渠217千米;55家重点企业、合作社累计建成育苗大棚9.5万平方米、生产大棚47.4万平方米、冷库8300立方米,分拣车间近1万平方米,蔬菜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加强。   围绕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高效种植模式等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贵阳市DB5201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提升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已完成蔬菜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300余万亩,组织引进白菜类、甘蓝类、茄果类、豆类等500余个新品种试验示范,成功筛选并示范推广应用49个,丰富了菜篮子品种。   因地制宜发展以鲟鱼、鲈鱼、斑点叉尾鮰、小龙虾等为重点的特色水产生态养殖。上半年贵阳完成水产品产量1895吨,为目标任务的42.77%,同比增加26.17%;以加快生猪复产复养、稳定生态家禽、推进绿色发展为重点,全力抓好生态畜牧业发展各项工作。   贵州山地农机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已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展示交易中心并于2020年12月开始运营,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家企业入驻;   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入驻企业5家;建成占地50000平方米的农机农资销售市场,一期投入运营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已引进销售企业33家;组建农业产业农机化服务联盟10个服务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3万余人次,服务面积15万余亩。      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山乡发展跃上新台阶、驶入快车道,贵阳贵安为助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积蓄了强劲动能。   发展现代农业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贵阳以培育企业、合作社为抓手,推进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引进培育蔬菜经营主体208家,建设蔬菜基地面积10万余亩,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产量60万吨以上。培育了经营黔农丽蔬蔬菜品牌为主的修文县联绿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黔长津蔬菜品牌的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山地贵爽品牌为主的国有平台企业市农投集团等,蔬菜销售品牌化程度和产、加、销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   贵阳因地制宜持续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创新推广土地所有权固定分红、土地承包权保底分红、土地经营权阶梯分红、农户务工劳务分红、产业发展帮扶分红、反租倒包经营分红六股分红模式。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达到90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319家,家庭农场172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安排预算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蔬菜种植、粮食生产、产地冷链、生态畜牧和渔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持续稳定发展。   贵阳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引来产业发展新活水。截至今年6月25日,全市农业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13个,签约总金额97.67亿元,到位资金46.88亿元,已开工111个项目,投产27个项目。      贵阳不断聚集产业要素,构建起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分工明确的体系,农业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培育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乡村振兴画卷。   全面融合发展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延伸   农业产业链高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尺。   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贵阳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引进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分拣包装等产地初加工和植物萃取、抹茶生产等精深加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   截至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76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从2017年的7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0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2%,加工企业实现本地原材料成本达134亿元。绿宝石7不够山花好一多等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也催生了农旅农文旅农业+康养大数据+农业等众多新产业新业态。   贵阳通过拓展农业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养、教育等多元功能,打造十里画廊泉城五韵红岩葡萄沟青岩古镇沿线蓬莱仙界环红枫湖沿线桃源八寨等示范点。截至2020年,全市获批省级乡村旅游点12家、市级乡村旅游点34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5个。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做精做深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进一步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全面融合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用足改革这一重要法宝。   今年6月4日,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全省首家乡村振兴专业智库,贵阳贵安乡村振兴工作迈入专业化新阶段。   今年6月8日,贵阳市乡村振兴局正式亮相,开启贵阳贵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同日,贵阳农业农村系统融媒体中心揭牌,将为贵阳争当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排头兵、当好全省乡村建设的示范者领头雁提供重要舆论支持。   今年6月25日,贵阳贵安乡村振兴公益发展基金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后,贵州首家成立的乡村振兴公益发展基金管理机构。   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的成立,吹响了贵阳贵安以智库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号角,搭建了贵阳贵安乡村振兴跨学科、专业化、开放型全国专家资源的新平台,织就了促进贵阳贵安乡村振兴要素高质量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融合发展的新纽带。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宋青说。   为引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今年2月,《贵阳贵安公开遴选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的实施方案》印发,目前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均有3家保险机构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保险险种包括中央财政补贴险和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打破了以往县域单一保险机构承保局面,形成了保险机构比服务、比创新、比特色的良好竞争格局。   为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助力贵阳贵安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紧紧抓住强省会五年行动的契机,围绕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找准切入点,今年6月,市农业农村局与邮储银行贵阳市分行、邮政贵阳市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三农上积极探索和实践,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的问题。   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今年6月中旬,市农业农村局与贵阳银行重点聚焦五子登科主导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磋商,形成了工作方案,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能力。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贵阳正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抓手,推动形成贵阳贵安研发+支撑全省贵阳贵安加工+全省基地贵阳贵安市场+全省产品贵阳贵安企业+全省资源贵阳贵安服务+辐射全省协作发展格局,全市上下将以饱满的热情不断做好三农工作,奋力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健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庭静
时间:2021-07-14
共商应对气候变化之策!“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论坛举行
  7月13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有关部委、国际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的嘉宾,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治理等话题展开交流。   据了解,本次主题论坛由生态环境部、贵州省政府主办,生态环境部应对天气变化司、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办。生态环境部等部委的有关负责人、联合国高级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权威机构专家等100余位嘉宾参加论坛。论坛由四个阶段组成,分别是领导致辞、主旨报告、成果展示、主题对话。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还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做好新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在嘉宾主旨报告环节,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联合主席、世界银行原副行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分别围绕低碳与金融能源转型构建碳中和下转型发展新格局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就碳达峰理论、路径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全面绿色转型是核心,降碳是根本,碳汇及负排放是补充,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核心与中长期目标愿景。王毅说,双碳将成为社会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贯穿各部门、行业和地区工作,稳步系统推进。   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以及驻华使领馆、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治理等主题展开对话,就应对气候变化重要问题交流观点。   论坛期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内容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7个方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玫展示了贵州省碳排放碳吸收模拟分析平台,该平台以贵州省为试点,模拟预测未来(2022-2060年)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贵州省碳排放与生态系统碳吸收之间的平衡,为碳中和相关决策提供数据和模型工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韦鑫)
时间:2021-07-14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建设公租房10万套
贵阳网讯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累计建设公租房10万套,其中已建成投用9.6万套。已累计将5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住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共计发放租赁补贴6.2亿元,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了应保尽保,启动建设安居房2万套,让越来越多的困难家庭和新就业人员圆了安居梦。近日,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俐在《融媒问政直播间》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访谈中,介绍了贵阳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成绩。 据张俐介绍,十三五期间,贵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完善保障房小区配套设施,有效解决城乡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初步建立符合贵阳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成绩有四个方面。 一是探索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省、市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安排部署,贵阳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先后制定了《关于解决住房难的实施方案》《贵阳市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暂行办法》等办法和意见,初步建立完善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政策体系。 二是公开透明分配保障房。我们在保障房配租配售过程中坚持分配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原则,通过不动产登记数据比对、收入联审等方式,对配租配售对象进行仔细甄别,确保了公平性。 三是稳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目前贵阳市住房保障覆盖面已从2007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扩大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收入标准扩大到人均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或人均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城市单身家庭,同时向来筑务工家庭、新就业职工、刚参加工作大学生等群体拓展,非贵阳市户籍家庭在符合上述住房和收入条件的基础上,持市区《居住证》在各区范围内居住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含)或持税务部门2年以上(含)完税证明的家庭或单身人员可申请住房保障。 四是建立租购并举的安居住房供给制度。在总结共有产权保障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租购并举的安居住房制度,实行政府定价封闭运行,解决引进人才、新增就业人员、普通工薪阶层、蓝领工人等新市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自有住房需求。2019年和2020年分别启动约1万套安居房工程筹集建设,已列入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重点民生工程内容。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商昌斌)
时间:2021-07-14
“后疫情时代低碳转型发展”主题论坛举行
  7月13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后疫情时代低碳转型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主题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贵州省外事办公室主办,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论坛以线下演讲与线上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为致辞、主题发言、报告发布仪式、小型研讨会及媒体互动4个环节。现场,来自国内外的政府代表、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约100名嘉宾参加,围绕论坛主题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林草建设、森林生态建设、气候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对话交流。   在主题发言环节,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骆有庆围绕疫情后社会经济复苏、绿色低碳转型、碳中和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展望等进行主题发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科学司司长、前首席科学家刘健,越共中央经济部副部长杜玉安,韩国忠清南道知事、减碳合作联盟亚太地区联合主席梁承晁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分享在碳排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前沿经验和有效措施。   林地与草地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同时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屏障。林地与草地在物质流与能量流的生态过程中形成并维系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与效用,不仅为社会经济系统输入有用的物质及能量,还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环境条件。骆有庆说,林地与草地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显著,林草建设关乎生物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事项密切相关,在我国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大有作为。   在小型研讨会及媒体问答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温亚利就森林生态建设、未来绿色发展路径、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了分析;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谢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对生物安全、生态安全、低碳经济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院长杨杨就绿色税制的践行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方式之一进行阐述;贵州大学林学院教授何跃军围绕低碳转型、生态产品进行分析论证。   谢屹表示,生物安全、生态安全、低碳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疫情的冲击对三者的稳固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建议正确认识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对低碳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整体治理体系的能力的建设;全民参与、形成协同治理模式;对科技技术及创新方式加以应用;进一步促进全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深化全球共识,推动全球行动。   报告发布仪式上,发布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2020适应差距报告》《与自然和平相处》三份报告的中文版。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周芸)
时间:2021-07-14
绿色“黔货”引关注!150家贵州企业亮相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产品展
观众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产品展贵州展区内观展。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郑雄增摄   7月13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产品展进入第二天。此次展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150家贵州企业携产品参展,引起观展市民和客商的关注。   此次绿色产品展,线下展览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1号馆举行,设有福建主宾省展区、贵州展区、国家及跨国企业展区3个展区。福建主宾省有14家企业、72款产品参展,国家及跨国企业展区有希腊、爱尔兰、瑞士3个国家和8家跨国企业参展。   贵州展区设置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制造、大数据、服务贸易等展区,有150家企业、370款产品参展,涉及辣椒、牛羊、蔬菜、茶叶、食用菌、水果、生态家禽、中药材产、特色林业等产业。   记者在生态农业展区看到,展位上不仅有食用菌、茶叶、刺梨等特色产业产品,还有贵州绿茶、兴仁薏仁米、从江香禾糯、小香猪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不少观众正聚集在展位前,品尝购买原生态农产品。在生态旅游展区,8家企业展示了苗绣、蜡染、银饰等非遗产品,61个景区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展示推介。大数据展区共有19家企业参展,中国天眼、一码贵州等也纷纷亮相。绿色制造展区内,展示的则是各企业的新型建材、天然饮用水、健康医药等产品。   今年的展览规格很高,我们此次以展为主,这两天陆续有客商前来与我们对接洽谈。贵州胖四娘食品有限公司来自中国糯食之乡贞丰,销售经理周俊说,此次展览他们带来了各色粽子、糯米以及爆腌肉参展,观展者现场了解后,可通过APP等渠道购买。   今天走了一圈下来,品尝了不少特色产品,觉得味道还行,而且能通过APP购买。市民杨桂梅当天专程前去观展。她说,回家后,就在线上购买这些农产品,很方便。   贵州固昇矿业有限公司在绿色制造展区参展,公司负责人余昌明表示,一些客商在展位上全面了解了公司的新金镶玉等大理石产品后,当日即前往其位于余庆的矿山考察。   根据组委会的安排,今年的绿色产品展将延续至7月16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线下观展实行实名制认证预约门票,市民可通过一码贵州APP或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也可现场扫码预约门票。通过一码贵州APP搭建的线上馆将一直开馆至8月12日,合计有56家参展企业的195款商品上线展示展销。   (程思元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杨源)
时间:2021-07-14
爽爽贵阳实至名归!贵阳的“三伏天”最高气温在30℃左右
  贵阳网讯7月13日,头伏第三天,贵阳东山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29.6℃。虽然连日以持续晴好天气为主,但7月以来超过30℃的天数只有2天。针对热不过三伏这样的说法,在这加长版的三伏天刚刚开启时,贵阳市气象局这组近10年来三伏天中的气温提前送来清凉。气象专家表示,贵阳夏季的凉爽不仅与纬度密切相关,还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紧密相连。   贵阳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台长李扬:三伏天出现在7到8月,是一年中最热时段,但是,近10年来贵阳在三伏天中没有出现过35℃的高温,超过30℃的天气相比也少得可怜,爽爽贵阳实至名归。   从贵阳气象站监测的气温来看,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0℃的天数7月低于8月。数据显示,在近9年中,7月30℃天数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6年,达11天,8月30℃天数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9年,达14天。9年中7月30℃天数平均为6.7天,8月为8.4天。9年以来的三伏天,最高气温也只有33.8℃。   李扬介绍,相比而言,7、8月虽然贵阳没有出现高温天气,但连日最高气温在30℃左右,对于长期生活在贵阳的市民会觉得热,这样的热只是相对其他月份而言,这样的热对动不动就是高温天气的城市而言,那就叫生在福中不知福。   对于贵阳而言,就算是持续晴好天气,天空中也多有云层遮挡,只要不处于暴晒状态,就算是在伏天,微风吹过依然清凉,不像其他城市,就算是电风扇吹来的依然是热风,那才是真的热。   气象专家表示,贵阳清凉一夏的气温不仅仅是和纬度有关,同样也和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爽爽的贵阳同样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另一写照。   (石奎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张晨)
时间:2021-07-14
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媒直通车”直播访谈第二场开播——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走进直播间,现场解答网友疑问!
公积管理金中心如何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如何做好服务群众的相关工作?今年办了哪些民生实事?7月13日14:30,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督办督查局主办的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媒直通车直播访谈节目第二场开播,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启走进直播间,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答。 在访谈直播过程中,针对网友留言提出的问题,融媒直通车场外记者还直接连线到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淑晶,耐心解答了网友们关注的哪些情况下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工作变动后涉及异地缴存公积金该怎么办?等一系列热点问题。 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启走进直播间。 该场直播访谈通过贵阳日报、贵阳头条、贵阳网、贵阳融媒问政、今日头条、百度、新浪微博、腾讯、视频号、抖音、快手等10余个平台同步直播,直播间观看人数累计达到22万人次,在各大平台引起市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陈启走进直播间。 结合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贵阳贵安党史学习教育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贵阳贵安积极探索依托大数据技术为群众办实事的创新路径,通过畅通察民情访民意的网上渠道,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此次推出的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媒直通车直播访谈节目,将通过直播的形式搭建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造福群众的生动实践,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据统计,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媒直通车直播访谈节目已举办两期,累计观看人数突破55万人次。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任璐瑶实习记者宋培璐)
时间:2021-07-13
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路寻方!“十四五”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主题论坛举行
7月12日,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十四五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主题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及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思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经验等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交流发言环节中,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福建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张福寿,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彭小平,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贵州省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彭显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孔令辉分别发表演讲,介绍了试验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独特经验。 试验区重点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彭小平说,江西省坚持以系统思维厚植绿色生态这个最大优势,生态保护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创新思维打响美丽江西这个最大品牌,绿色创建实现重大突破。 彭显华就贵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进行分享交流时表示,贵州作为全国首批、西部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领导,以绿色制度、绿色屏障、绿色经济、绿色家园、绿色文化五个绿色为抓手,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将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以论坛为纽带,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孔令辉介绍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的主要成效。海南试验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刚性约束。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路寻方。据介绍,海南省实行高密度立法,构筑生态文明法治屏障,在生态文明领域共制(修)订20余项省级地方性法规,率先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创新开展生态恢复司法裁判,出台地方特色污染控制标准。 在嘉宾主题发言环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主任张英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中心)主任杨春平、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分别发表了题为双碳目标导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绿色转型生态产品价值及其实现机制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启新篇章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再思考从卡亚公式看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旨演讲。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绿色转型之路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论坛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谢肇煦发布了贵州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和5个试点县(市)GEP核算报告。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杨春晖)
时间:2021-07-13
栗战书: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尊敬的各国政要、前政要,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代表习近平主席,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深化了对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揭示了生态产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揭示了生态是统一的、平衡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判断新要求,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采取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织密生态环保法律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中国大地上,蓝天白云日日常见,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耗物耗不断降低,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日益优良。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占世界一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中华大地正在进行一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一直承担着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责任。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批准落实联合国主导的重要国际公约,率先发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方案,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强化自主责任,以实际行动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中国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成为首批完成批准协定的缔约方;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进一步向世界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国历来重信守诺,我们将全面落实既定目标,为保护生态环境、保育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维护地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要深刻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历史规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第三,要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污染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天也不能停歇。有污染要坚决治理,更重要的是防止污染、杜绝污染。我们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强化白色污染、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新污染物的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化保护和修复,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的美丽家园。 第四,要健全完善法律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中国已经有了一套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制度规定,制定了30多部生态、环境、资源等相关法律,形成了环保督察、执法检查的严格落实机制。我们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建设,强化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五,要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加强南南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让生态文明建设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中国将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们将同各方一道,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贵州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过去的贵州,曾经因为严重的石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一些地方陷入生态破坏经济贫困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之中,一度成为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建立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10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1.5%。现在的贵州,923万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处都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丽景象,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多彩贵州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在贵州,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指导支持下,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本届论坛以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希望与会嘉宾聚焦主题、畅所欲言,共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祝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时间:2021-07-13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发展市长论坛举行
贵阳网讯7月12日,以加强城市绿色发展合作,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主题的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发展市长论坛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德明致辞,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省政协副主席、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作主旨演讲。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秘书长博娜蒂娅坦德拉德薇作视频主旨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余斌作主旨演讲,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济南市副市长孙斌,长春市副市长周贺,德国索林根市市长蒂姆奥利弗库尔兹巴赫,美国库帕蒂诺市市长达西保罗,希腊特里波利斯市市长康斯坦丁诺斯齐奥米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政府副秘书长易卜拉欣德米尔,加拿大本拿比市市长麦克赫尔利,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市长拉格普里哈迪,芬兰图尔库市市长米娜阿尔芙,美国沃思堡市市政议员麦克克雷恩分别作交流发言。贵阳市四大班子和贵安新区有关领导,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参加。 赵德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贵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贵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守底线、走新路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实现了经济赶超进位与生态持续改善的协同共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讲好百姓富、生态美的爽爽贵阳的精彩故事。我们将与各方相互学习、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绿色低碳新未来。 刘世锦指出,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碳中和的目标将会带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重大的技术创新和投资机遇、配套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系统性重大变革,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推动减碳、治污、增绿、增长协同推进。 博娜蒂娅坦德拉德薇说,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探索了很多成功实践,我们将致力于在提升气候应变能力和包容性等方面,大力促进城市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不断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余斌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冲击,国际社会应当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努力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应当深入交流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实践,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陈晏说,近年来,贵阳市、贵安新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上游意识、低碳意识、改革意识、底线意识,在增绿护绿上做加法、节能减排上做减法、绿色发展上做乘法、风险隐患上做除法,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的双赢。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抓四化,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合作,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论坛上,部分与会嘉宾还分别围绕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创新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主题作了发言或对话,发布了贵阳(经开)氢能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成果,发出了成立一带一路城市绿色发展合作联盟的倡议,贵阳市与希腊特里波利斯市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国内外有关城市领导,有关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贵阳市和贵安新区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廖黎明
时间:2021-07-13
70亿元!贵州省级财政设立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
7月12日,记者从省级财政支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省级财政安排70亿元,设立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助推实现全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目标。 据了解,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由省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40亿元、省支持产业发展平台资金20亿元、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构成,共计70亿元,主要聚焦全省工业和大数据主导产业,重点投向十大工业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前沿技术产业、民族特色轻工等产业项目。 除设立发展基金外,为切实用好用活资金,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省级财政不断优化项目支出结构,助推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目标。 2021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方面,从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拨付资金16.5亿元,以资本金方式注入国有企业,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能源产业方面,下达12.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省能源产业发展,分别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煤电调节机制专项资金和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方面,下达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及产业平台建设等。中小企业方面,下达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300万元,对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给予奖补,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及开展星光培训、服务能力提升等。大数据方面,拨付省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6400万元,用于支持百企引领、贵阳市举办数博会、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智慧航空口岸建设等。安全生产方面,下达安全生产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业企业和能源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业务培训等。 此外,2021年,省财政厅会同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等部门积极争取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力支持。1至6月,中央财政下达我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6.05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49亿元、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9300万元、电信普遍服务补助资金8400万元、无线电管理经费6300万元,共计9.94亿元。 通过财政资金、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全省工业增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型工业化推进成效初步显现。据统计,1至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3.2个百分点;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其中六大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总体上快于全省工业增速,其中29个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30%以上。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伍华)
时间:2021-07-13
2021年度贵州省知识产权运用促进资助项目名单出炉 贵阳15家企业和7件发明专利入选
近日,省知识产权局发布2021年度贵州省知识产权运用促进资助项目名单,贵阳市15家企业被确定为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件发明专利被确定为贵州省高价值专利,白云区和花溪区被确定为贵州省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项目单位,各项目所属单位分别获财政资金支持20万元、50万元、20万元。 据了解,申报工作从今年3月开始进行,经过资料审查、专家评审、专利筛查、信用核查等程序,全省最终确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0家,高价值专利12件,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项目15个。 贵州力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贵州万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贵阳企业以创造、运用知识产权为引领,围绕企业主导产品、主要技术研发方向统筹布局,不断拓展产品市场、创建培育自有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被评选为2021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的一种治疗肝病的注射液体及其生产工艺,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除回声滴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等7件发明专利,以其技术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和较高的经济利益转化力赢得专家认可,被评选为2021年贵州省高价值专利。 被确定为贵州省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项目单位的白云区和花溪区分别结合区内实际,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强知识产权创造,鼓励和支持知识产权实施转化,严格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营造了创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的良好生态。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杨静)
时间: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