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头老挝大象组团“贵漂”在贵州野生动物园安家
发布时间:2017-01-20 16:15:21 来源:贵州都市报
小象和小朋友互动。
表演绝活。
文/本报记者 曹源麟
图/本报记者 邱凌峰
它们自老挝来,集体“贵漂”。1月19日,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耗资2000多万元引进的12头亚洲象在度过检疫期后集体亮相,正式与游客见面,该园的大象繁育计划也同时启动。
老挝选象长达两年多
1月19日上午,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大象馆内,12头亚洲象集体亮相,正式与游客见面。8大4小,它们都来自老挝。
为了保护大象,也为了优化园内的大象种群,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于2014年起实行大象繁育计划。通过一番前期的调查了解,动物园决定从老挝引进亚洲象,为动物园注入新鲜血液。
2014年7月,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的董事长张彦军带队前往老挝沙耶武里省,开始了选象行动。
据全程参与了选象的程军介绍,身体状况、身材、象牙等是选象的主要标准,要进行大象繁育,繁殖能力也是必须选项。
岩蜗,来自老挝,他是一头成年雄性大象的主人。他的大象被程军他们看中,成为了此次引进的种象之一,岩蜗也随他的大象一道来到了贵阳。因为大象成年后,基本上很难更换主人。
通过翻译,岩蜗告诉记者,在老挝当地,有大象的都属于大户人家,每户基本只养有一头大象,大象是百姓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平时主要帮人搬运木头。当地人每家每户隔着几十公里,都是步行,程军等人跋山涉水一家家前往选象,历时两年多,终于从上百头大象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8头成年象和4头小象。
1300公里走了85小时
2016年12月6日21时,12头大象由云南西双版纳的磨憨口岸进入中国。办理完相关手续,2016年12月7日19时,12头大象从磨憨口岸起运。5辆载重五六十吨的大货车,2头成年大象一车,4头小象一车,前往它们的新家——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
像人一样,大象也会晕车,一路上车速不敢过快,每开四五十公里,就要停车,让大象休息进食、喂水,以免大象在漫长的旅途中烦躁而在车上躁动。
一路上,每逢服务区基本都要停车让大象休息喂水。一头成年象每次休息,就要喝50公斤的水。一路上,光是用水桶提水给12头大象喂水,就让每名随车人员的手成天都是酸痛的。
85个小时,从磨憨口岸到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约1300公里的路程终于走完,2016年12月11日早上8点,大象们终于到达了动物园。
4头小象与游客互动
8大4小,12头亚洲象最大的40岁,最小的才2岁多,最重的有5吨多,最轻的也有约800斤。
到新家不久,新家的环境和气温等都和在老挝时不同,大象们还在熟悉和适应期。暂时还不敢让成年大象离笼,饲养员将4头小象牵出,在广场上和游客进行了互动。小家伙们一个个或自立或坐下,扬鼻晃腿,萌态可掬的向游客们问好,广场上响起一片呼喊和欢笑声。
由于气温只有三四度,担心小家伙们感冒生病,短暂的互动后,饲养员将小象们带回了象舍。
据了解,此次引进的6头成年雌象中,有两头已怀孕一年,大象的孕期为22个月,约10个月后,将有小象首次在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出生。
责任编辑:韦伟